,小師叔沉迷網路中
糖畫是個很容易入門的生意,趙老二做糖畫沒有多久,京城的大街上便出現了其他做糖畫的人。
這對趙老二的生意產生了一些影響。
原本一個月能夠賺二兩銀子,如今一個月只能賺一兩銀子。
趙老二有些氣悶,還是小師叔安慰他。
這總比他去打小工賺得多,還多了一倍,足夠他們兩父子生活了。
趙老二想想,便也將心態放平了。
是呢,現在他賺的錢不比徐氏以前賺的錢少。
他現在除了生活費,每個月還有好些結餘,足夠給兒子上學付學費了。
就這樣,一年時間過去了,小師叔上學了。
小師叔為了讓趙老二少花點兒錢,給自己弄了一個小天才人設,學習那是過目不忘舉一反三。
人家孩子五年才能夠學到的內容,小師叔一年都學全了,還學得非常紮實。
學堂的夫子那個開心了,他這是撿到寶了,以後說不定能夠教匯出一個狀元來!
也是小師叔年紀太小了,這才沒有去參加科考,否則夫子早就讓小師叔去考試為自己的學堂爭光了。
趙老二也非常開心,他最高興的就是每天去學堂接兒子了,這樣子就能夠聽到夫子對兒子的各種誇誇誇!
如此三年過後,小師叔終於參加了科考。
一舉拿下了縣試、府試、院試的小三元,天才的名聲傳出去,便是趙老二也跟著受益,竟然有人想跟他結親,將家中的女兒嫁給趙老二。
小師叔暗中查探了那女子的品性後,便讓趙老二答應了這門親事。
畢竟趙老二還年輕,總不可能單身一輩子。
且小師叔可是沒有想過成親的,趙家的血脈香火要傳承下去,還得靠趙老二自己。
趙老二其實也想晚上抱著老婆一起睡覺的,只是擔心續娶的妻子對兒子不好,這才沒有成親。
現在兒子出息了,續娶的妻子只會討好兒子,不敢對兒子不好。
現在又聽兒子說女方的品性不錯,趙老二便放心地娶了第二任老婆李氏。
李氏是商戶家的女兒,是個庶女,在家中處境並不是很好,因此養成了一個懦弱的性格,不過心地善良,是個懂得知足的姑娘。
聽說自己的父親將自己嫁給了一個兒子都十歲大的鰥夫,李氏也並沒有任何抱怨不滿,反而對出嫁後的生活有了一絲絲的期待。
聽說未來的相公是個老實人,應該會對她好一些吧?
應該會比在孃家的生活更自在吧?
帶著這樣的憧憬以及李家為了投資小師叔而給她準備的嫁妝,李氏嫁入了趙家。
小師叔不會為難這個繼母,趙老二對這個溫柔乃至懦弱的妻子很是滿意。
主要是有徐氏這個強勢有主意的前妻比較,趙老二覺得李氏這樣的妻子更好。
繼子不為難自己,丈夫對自己也很尊重,李氏十分滿意這樣的生活,整個人比在孃家時鮮活了許多。
進門沒有多久,李氏就懷孕了,第二年生下趙老二的二兒子。
趙老二高興壞了,不過即便又有了小兒子,大兒子在他心中依舊是最重要的。
實在是大兒子太爭氣了,小小年紀竟然已經是舉人了,乃是開國以來最年輕的舉人,便是好些貴人都開始關注起他這個兒子來。
不過大兒子很有自己的主意,拒絕了那些貴人們的橄欖枝。
也奇怪,那些貴人們竟然沒有因此而生兒子的氣,出手明裡暗裡對付兒子。
小師叔微笑,他效仿大聖給人剃度。
誰敢對自己出手?
不怕第二天起床變成禿子?
小師叔十五歲的時候考中狀元,進入朝堂。
皇帝十分看好這個年輕的狀元郎,經常將小師叔叫到面前與其談心。
小師叔藉著聊天,潛移默化地給皇帝灌輸一些思想。
這個皇帝雖然對異姓王的時候,手段用得不夠光明,但其他地方還算是英明,也是一個愛惜百姓的君王。
只不過,他的運氣不怎麼好,這些年,竟然發生一些天災。
不是這裡有洪水,便是那裡有乾旱。
皇帝被弄得頭疼不已,最讓他頭疼的是國庫沒有多少銀子,只有一大堆臣子欠債的借條。
沒有哪個臣子願意換錢,皇帝想要強硬讓他們還錢,又怕臣子們聯合起來,若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