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去實踐。有他給小師叔做靠山,即便小師叔失敗也能夠重頭再來。
陶謙為小師叔向朝廷討要了一個官位,是徐州下屬琅琊縣的縣令。
此時漢靈帝還在位,對陶謙挺滿意的,陶謙給自己孫子要官位,漢靈帝一下子就允許了。
於是,不過十四的小師叔便成為了一縣的縣令。
琅琊可是個好地方,這裡人傑地靈,臥龍的老家就在這裡。
這個時候,臥龍還是個小屁孩,還沒有喪父,也還沒有跟著叔父外出求學,要不要趁機勾搭一下呢?
小師叔對木車流馬挺感興趣的。
可惜諸葛亮發明的木車流馬到底怎麼個樣子,到了後世已經沒有人知曉了。
陶謙給小師叔配了三十個健僕,跟著他一起去琅琊縣。
雖然琅琊縣就在徐州境內,但一路上並非就是安全的,誰知道有沒有黃巾軍的餘孽藏匿著。
結果,陶謙的擔憂還真準了,靠近琅琊縣的時候,小師叔一行人真的遭遇了黃巾軍的餘孽。
這一群黃巾軍餘孽共有八十多人,比小師叔一行人多了一倍還多。
健僕們看著不是黃巾軍的對手,立刻就讓馬車拉著小師叔逃跑,剩下的人留下來給小師叔殿後。
小師叔直接從馬車上跳了下來,不顧其他人的阻攔,走到了最前面。
“選少爺,您別再往前了,太危險!”健僕們慌了,如果這位小少爺出了事兒,他們可都活不了了。
小師叔將自己寬大的袖子挽上去,打了兩個節,這才開口:“放心,我這些年的武不是白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