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老聃何等人,一眼就看出孔子根本就是口是心非,不以為然,也就沒有多說。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

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聞言,忙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大講無為而治之道,要孔子放棄其思想。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言道:“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孔丘新奇,問道:“水有何德?”

撫摸三尺白鬚,指著黃河言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