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李鴻章的北洋體系之外。
而且坐鎮於大清的龍興之地奉天,俯視關內。
雖然當年在調奉軍入東北時,李鴻章特意用‘摻沙子’的辦法,把淮軍將領聶桂林調入奉軍。
不過脾氣強硬的左寶貴,這些年來不但不買李鴻章的賬,而且一直都死死的壓制著聶桂林,把北洋的勢力牢牢的排斥在奉軍之外。
所以在經過了中和,平壤兩場大潰敗,其餘北洋系四軍都無大礙,可偏偏就是這兩支非淮系的,可以說是北洋淮系的眼中釘出了事情。
不僅損失慘重,而且連兩名主帥都陣亡了。
這又怎麼能不讓人生疑?
養心殿內,五個重臣心肝都是重重的一哆嗦,感覺即使遠隔著平壤千里,似乎鼻子都能聞到那濃濃的陰謀的味道。
幾人趕緊不敢再想下去。
這是小皇帝和老李之間的鬥法,外人稍微不慎的挨著擦著,都要脫一層皮下來。
還是難得糊塗明哲保身,是為上策。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
“啟稟陛下,雖然諸軍丟失平壤,然大軍主力猶存;”
徐用儀看到禮親王世鐸等人都是裝聾作啞不說話,就特意繞開了那個敏感的話題,開口奏道:“此時大軍孤懸朝鮮,不宜陣前換將亂了方陣,可等大軍撤回國內,再做從長計議。”
“徐少保說得甚為有理;陛下,現在遼東空虛,萬一倭夷不識進退,圖我土地,這朝鮮大軍還是要派大用場的。”
禮親王世鐸顧不得臉頰上的疼痛,帶著哭腔苦苦勸阻。
徐用儀和世鐸的話,讓光緒的腦子頓時猛一清明。
是呀!
現在當務之急的事情,是要先把朝鮮諸軍完整的撤回大清,在鴨綠江邊建立防線,阻止倭夷對大清本土的窺視。
假若此時冒然換將,追究葉志超等人的責任,一旦引起軍心動盪,甚至譁營。
少了這近兩萬的精銳軍力,這鴨綠江還怎麼守?
“啟稟陛下,葉提督奏道‘倭人遽以三四萬之眾猛撲環攻’,既然倭夷勢重,大軍孤懸在外,安州,肅州,龜城,城池狹小不宜防守,朝鮮諸軍應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