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到了。
平壤,大清領事館。
李經方和葉志超兩人陰沉著臉色坐在簽押房裡,許久無話。
李經方來到平壤已經十來天了,由最初的興奮和雄心勃勃,到了現在變成了滿肚子牢騷的有心無力。
在8月22日進入平壤城,李經方還沒安頓下來,就匆忙召集眾將,商議戰事。
建威將軍,高州鎮總兵左寶貴首先站起來,慷慨激昂的提議與其六路大軍死守平壤,不如主動渡過大同江,直撲漢城,和日軍決一死戰。
李經方聽得連連點頭,正準備說‘甚合我意’。
旁邊坐著的衛汝貴,當即就不陰不陽的開口潑冷水了。
衛汝貴強調這大軍守平壤是中堂定下的方子,想去打漢城,你左寶貴只管去,沒人攔著;不過他的6000盛軍,就按著中堂的旨意,在平壤城守家門。
左寶貴一聽,當時就發炸了,職責衛汝貴的盛軍軍紀敗壞,把平壤城的百姓禍害的民不聊生。
衛汝貴身為李鴻章的合肥老鄉,又是李鴻章的心腹大將,這平壤近兩萬軍馬,他的盛軍就佔了三分之一,豈會吃左寶貴這個跟在八旗屁股後面的跟屁蟲這一套。
當即,衛汝貴的丘八脾氣頓時就上來了,摔了杯子,要跟左寶貴到院子裡單挑。
眾人好不容易分開罵罵咧咧的兩人,聶士成就提出了一個折中的,似乎也很可行的建議:
既然固守平壤是中堂定的基調,那麼不如把一半兵力散在大同江北岸各個渡口據點,佈下重兵大炮,防止日軍渡江。
同時派出小股精銳騎兵,朝著黃州郡,原祥城,江西大安郡方向滲透,偵察敵情。
然後針對所得情報,再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然而鑲白旗護軍統領豐升阿,立即就表示自己只有區區一千五百餘人,而且還有一哨騎兵守在安州,眾將只管放心出去,這平壤城就由他的奉天馬步盛字營和吉林練軍來守護。
而葉志超也提出,平壤各渡口房舍狹小,已有足夠的軍隊防守,以後如有必要,隨時都可以從城內抽調軍力補充。
況且中堂一直在和西洋各國領事商議調停的事情,東洋那邊雖然一直曖昧不定,不過這麼久沒有東洋陸軍過來的蹤跡,說不定就不會再過來了。
總之一句話,大夥兒都好好的在平壤歇著,賭博喝酒玩朝鮮女人,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好的良策。
第一百二十五章 平壤防區
這樣從8月22日開始,李經方接連數次召集眾將商議戰事,次次都是扯牛皮,拉牛蛋,吵吵鬧鬧誰也說服不了誰。
到最後都是不歡而散。
無奈之下,李經方打電報打回津門,想從父親那裡討一個主意。
李鴻章當即就回電把李經方狠狠的訓斥了一番,叮囑‘平壤事重,伯行只需結交平壤朝族官員交涉各種事宜,做好分內之事即可,兵事自有曙青總理。’
然後李鴻章又給葉志超來電,明確要求全力固守平壤,不可輕易分兵,更不可輕言冒進,大同江左岸均可放棄。
眾將耐心的等他和東洋的調停結果,不可妄言兵戈。
而對於李經方提到的聶士成在成歡苦戰,葉志超一槍未放就從公州倉惶撤退的事情,李鴻章直接隻字未提。
這樣一來二去,李經方已經進入平壤城十一天了,結果軍事部署和他才來時不但沒有任何的改變,眾將間的矛盾反而更加的加劇。
就在眾將的來回扯皮中,8月30號,平安道監司閔丙突然得到漢城的情報,言說東洋本土的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餘部,將由山縣有朋率領,登陸朝鮮,參與戰事。
李經方和葉志超等眾將領,立即就被驚呆了。
這可是要全面戰爭的徵兆啊!
東洋兩個陸軍師團,大約有4萬的兵力,指著這兩萬不到的清軍防守平壤城,明顯是玄乎不說,搞不好大夥兒都得把小命交代在這裡。
李經方心裡面暗暗叫苦,早知道說什麼都不趟進這潭渾水了,弄得現在在朝鮮不但是一個擺設,而且還把自己陷入危境。
電報打到津門,李鴻章這才真正的驚慌起來,一邊給朝廷急奏,要求從各地迅速調兵去朝鮮,一邊東拼西湊的又擠出來四千練軍,讓聶士成回來領軍。
結果聶士成前天剛走,昨夜平安道監司閔丙,流亡在平壤的原議政府左贊成閔泳駿,先後就得到了東洋陸軍四路北上的訊息。
而且居然有一路奇兵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