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也就好交代上級分行、省行的帳了。要不然,就是兩個廠子加起來,包括他們廠子之內的所有財產在內,滿打滿算的那也不過價值個十萬而已,虧大發了。
吳永成和嶽嵐都不是傻子,哪肯那麼幹?他們想讓企業破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賴掉銀行的那筆數額龐大的債務,哪有現在已經進入了企業破產的合法法律程式了,自己再攬著把那些債務背到自己身上。即使在賬上掛個虛名他們也不願意那不是沒事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反正起初貸款手續,是以這兩家廠子的廠房、和機器裝置,作為貸款抵押的。土地是國有的,並沒有包括在內,所以即使作為貸款的抵押物,也只是土地上面的建築物而已。
這下縣裡的那幾家銀行的領導們可是徹底不幹了,七嘴八舌地久開腔了:“當初貸款的時候,縣五金廠和農機廠就作為不良企業,沒有任何資格貸款,還是縣裡的領導們,一口一個以縣財政作為擔保單位、銀行才貪圖那兩個利息、又迫於縣裡的領導們的面子,捏著鼻子發放的,要是單憑那兩個企業的那一點抵押物,已經重複抵押了好幾次了,根本就沒有任何資格作為貸款的抵押物了。那會兒有幾次還是你嶽書記親自答應的,你那會兒可是永明縣的縣長啊,作為領導,你可不能說話不算數!”
當時,嶽嵐書記手一攤,一副無奈的樣子:“那會兒我是可能說過那句話,可也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可這要是沒有個字據什麼的,就是拿到法庭上去打官司,估計人家法院也不能以此來裁決吧。再說了,現在縣政府負責的可是吳永成縣長,你們問一問他答應不答應?”
而吳永成笑著在一旁裝瘋賣傻:企業貸款的時候,他可沒有給這幾家銀行答應過什麼,所以這會兒他的腰桿也最硬。可銀行又是一個縣以後發展的生力軍、同盟軍,也沒有必要和他們把關係搞僵。
銀行的這幾位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就此罷休吧,那也實在是交不了上級銀行的帳:除了那一點廠房,就剩下那一堆鏽得只能賣廢鐵的機器了;可繼續再深追究吧,畢竟自己的這個銀行還在人家永明縣的地盤上,關係搞僵了,以後的一些工作也就難做了。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嘛!還有許多的業務得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援呀!
無奈之下,他們也就只能把地區分行的領導們請來和永明縣縣委、縣政府交涉了!
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不合理!
不管永明縣銀行方面怎麼不情願,無論是他們搬出來了梁州地區分行的領導也好,還是繼續糾纏在往年嶽嵐曾經作為縣長時、口頭承諾的那句話也好,他們也始終沒有能擋住永明縣五金廠、農機廠破產的一點步伐。
至於說他們所要求的,那兩個破產企業所欠的貸款,一分錢最後也沒有掛到永明縣財政的賬上。
正如那天在幾方座談會議上,用永明縣縣長吳永成的話說:“政企分開,這是中央一再三令五申、所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所必須做到的。在以前的時候,我們一些黨的幹部,由於不能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以行政管理代替企業正常的經營行為,致使在改革的過程中,交了不少的學費,這個教訓是慘痛的,也是我們以後絕對要引以為戒的。
今天咱們工行、農行、建行等地區分行的領導們,也親自光臨我們永明縣指導工作,各位領導提出來的要求,按理說,我們永明縣縣委、縣政府應該重點考慮。
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嘛!雖然說貸款的企業按照法律程式,進入了申請破產的環節,他們企業的那一點固定資產,也遠遠不夠償還各家銀行的貸款。
一個縣裡的國有企業,就好比是政府的兒子嘛,這也就大家一致的認為,我們老人們有句老話,叫父債子還、子債父償。各位領導們有這樣的想法,我認為也不是什麼過分的想法,也算是個正當要求吧。我個人是很很理解各位的心情的。
畢竟我們以後還要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還少不了再打交道的。所以我們永明縣地縣委、政府的領導們,在這幾天也為了這個事情,反覆研究、討論過。
這樣吧,你們銀行方面有你們地難處。我們地方政府也有我們的苦楚,如果幾位地區分行的領導們。能到梁州地委、或者是行署的領導那裡,討來領導們地一紙批示的話,我們永明縣縣委、政府堅決執行上級領導的指示,別說是隻是在縣財政上掛個空賬了。就是讓我們從縣財政拿出這一百萬來,替破產的企業還貸,我和嶽書記也沒有一點猶豫。怎麼樣?”
梁州地區各家分行地領導們,聽了吳永成的話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