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部分

這樣嚴厲抨擊幹部作風,真是說得痛快、聽著也痛快,這話可以歸入年度最精彩語錄之中。幹群關係為何到了這個份上?核心因素在於:幹部與群眾,在許多地方長期以來,已經“沒有關係”了。

戰爭時期,“魚水情”體現了軍民、幹群關係;如今,當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基層的幹部卻與百姓“不搭界”了。當公權力、經濟體和民權益三者“擺不平”時,幹部習慣性站到了“經濟體”一邊,有的甚至與之結成利益共同體,壓根就不把群眾放在眼裡。如果與百姓發生了關係,那也是“衝突”的關係;而公權力與經濟體結合,一起共穿連襠褲,共同把百姓來對付。那些關乎群眾利益的事,想讓幹部來調查解決,黃花菜都不知道涼了多少回。

在這樣的情形下,公權力的一般行動方式就可想而知了:為了維護利益共同體,組成“大部隊”,在“月黑風高”夜,像“鬼子進村”一般,將百姓當成“對手”、“敵人”……

星火為什麼會燎原,許多人已經忘了這個基本道理了。

吳永成認為,無論處理什麼事情,協商、博弈、暴力,都能達到終極妥協,但誰願意看到最終選擇的是暴力?動輒動用幾百號官員、警察,去對付善良的老百姓,這絕不會是正常的。一切群體性事件,其實都不難解碼,更用不著高深的“密碼演算法”,問題就在幹群關係:普通百姓與幹部官員之間,本來應該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可現在的官員並不是百姓“選擇”的,所以他們與百姓沒關係,難以從百姓立場出發為百姓說話,於是就有那“幹部當到這份上”。

儘管目前八十年代的幹群關係還不至於像後來十幾年那麼緊張,可也已經出現了不少問題,最起碼由於農民們的生產經營已經有了相當多的自主權,不少基層幹部們也就認為既然單幹了,那也就不需要為他們操多少心了,一定程度的疏遠是已經存在了,要照這種速度發展下去,十幾年、二十年過後,歷史還是依舊按照原來的軌跡執行,吳永成不想看到到了那個時候,幹群關係還是形成“油水關係”、甚至是“水火不相容”。

嶽嵐書記沉思片刻後表態:“嗯,吳縣長的這種工作思路很值得研究、研究,這麼一來,也就是把這個農建中心工作,當成了一項政治性的任務,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來看問題了。透過這麼一來,的確是可以進一步加強、密切幹群關係了。”

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六章 促膝談心

吳縣長,要是按照你的這種工作思路,你認為咱們永季農田基本建設的驗收評比中,能佔到什麼位置?”嶽嵐書記若有所思地望著吳永成問他。

此時,王彪已經走出嶽嵐書記的辦公室,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裡,對下一步的秋季農田基本建設工作,按照吳永成剛才的想法,做進一步的安排、部署方案去了。

吳永成也知道,要是按照自己的這個建議實施下來的話,要想在全區的農建工作中奪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你不搞大兵團作戰,那全縣的農建面積肯定不會完成的太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各縣在開展農建工程的時候,要求全縣所有的勞力一起上陣,人多力量大,最起碼也可以在面積上大大地領先於其他的縣。

如此以往,也就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但凡開始搞農建規劃、部署,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規模、大工程、大場面、大兵團。至於說,那一堆“大”到了後來,是否能起到大的作用,那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說不定今年整得那些地,到了明年,又不知道變成了個什麼樣子了,反正先把眼前的任務完成了再說,否則的話,眼前的這一關就難以過去了。明年是不是勞民傷財的、在現在的基礎上再重新返工,對不起,那可管不了那麼多了,先把自己頭上的烏紗帽保住再說,即使勞民的話,那也是村裡地老百姓們倒黴。可他們又不能決定自己地仕途前程。自己的一切。那還是被掌握在上一級領導的手裡。

嶽嵐書記既然這麼問,那肯定也是知道今年永明縣的農建評比、排名,結果不會太好,吳永成也沒有想到要對嶽嵐書記隱瞞自己地觀點。所以聽到他這麼說,也就旗幟鮮明地亮明瞭自己的觀點:“嶽書記。要是這麼搞下來地話,效果好一點,咱們永明縣的秋季農建工作排名也就是個中游。這也是我對這項工作的態度,咱們不騎馬、不騎牛,騎著毛驢中間遊。”

“奧。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難道說你對自己提出來的那個全體縣直機關幹部參加農建工作、增強、密切幹群工作的措施。沒有多大地信心?”嶽嵐有些不明白吳永成地意思了。

儘管嶽嵐書記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