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前程那就沒有了。”
“到底是縣長水平高啊,你一下子就說在點子上了。來,我敬你一杯。你也不用把報紙上的那些亂七八糟放在心上,該咋咱還是照樣咋的!在咱魚灣區的地盤上。你吳縣長地話永遠就是聖旨,咱老胡什麼時候也是照辦不誤!”胡云珍舉起酒杯,“咣”的一聲。和吳永成手中地酒杯一碰以後,又是一大口灌了下去。
但吳永成卻因為胡云珍剛才挑起來的話頭,心情卻一直難以平靜下來了:是啊,大家平時都是嘴上口口聲聲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可在現實中。有一部分人卻難以做到在每一件事上,都從老百姓的利益地角度出發。這些人考慮得也很現實,那就是如果自己作為下級,違背上級的指示的話,就會使仕途受到影響,這說明還是人治大於法治。
要改變這種現狀,那就必須實現依法治國,具體來說,就是完善幹部考核機制。幹部考核不能單純由上級任命。必須要引入基層民主考核機制。上級意志不能成為官員升遷的唯一決定因素,這樣政府地官員們,也就不會只唯上了而不唯實了。
吳永成知道,西方地議員們,一般都是職業政治家。他們如果不為選民負責。下一屆選民就不會選他,他連飯碗都沒了。所以。在任時都表現得盡職盡責。而我國不少的政府官員們雖然也是透過各級人大代表投票選舉出來的,可那些人大代表都是兼職的,很多人認為人大代表是一個榮譽,而不是一個責任。甚至有些人大代表,藉此名譽為自己的企業撈好處,而很少參加人大會議,履行相應的職責。人大代表與選民接觸不多,對選民負責的意識也就不那麼強了。
“吳縣長,喝酒啊,你還在那裡愣著幹什麼?我知道今天你在地區開會肯定也挨批了,你就別管那麼多了。咱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聽了喇喇姑叫喊了,咱農民們還不種地了?!”
胡云珍大聲的催促,打斷了吳永成的沉思,吳永成苦笑著,心想:自己這會兒還眼前地這一關還不知道怎麼過呢!卻杞人憂天地想到哪裡去了?!
管球他的,這天一會半會兒的也還塌不下來,愛咋就咋的吧:“來,老胡,咱們喝酒、喝酒!”
嶽嵐書記晚上回到永明縣以後,和吳永成簡單地碰了一下頭,認為地區這一次的會議精神,還是要在縣裡傳達地。不過,只在縣委常委會議上,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就行了,至於全縣幹部大會,那就沒有必要召開了。
嶽嵐書記雖然膽量還沒有大到敢於抗上地程度,但他也知道,要是按照地區這一次會議精神徹底在永明縣不折不扣地貫徹的話,那他們去年和今年一年半地辛苦,就要化作東流水了,而且也會使全縣的幹部群眾們的思想,陷入到混亂的局面當中,這是他和吳永成最為不想看到的。
吳永成也非常同意嶽嵐書記的這個提議。在這種情況下,他知道嶽嵐書記能夠拿出這樣的主導意見來,那得冒著不小的風險,可以說,這是他們兩個人聯起手來,對地委、行署新任領導的指示陽奉陰違,這要是讓他們知道了,那可是大不敬呀!
至此以後,吳永成就一直在縣裡保持很低調的做法,一般的會議,他很少參加;地區召開的有關會議,則儘量派兩個副縣長輪流參加,實在是地區點名非得縣長他參加的會議,下去以後,也儘量找一個不惹人注意的角落裡,光帶著耳朵天會,不發表任何看法,他要使大家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把有關J省日報給他惹來的那件麻煩忘卻。
至於兩位新領導那裡,他是一步也沒有登門拜訪過,他知道人家心裡這會兒不待見他,把他當作了以前擾亂梁州地區經濟工作的搗亂因素;兩位新任領導,無論哪一位,也從來沒有找他單獨談過話,就好象他這位永明縣的縣長,被人家冰藏了似的。
不過,在這段時間裡,吳永成卻一刻也沒有閒著。他把大量的時間,都耗費在了縣裡的那幾個國營企業:一段時間,他和酒廠的王建業等一班人馬,日夜滾站在一起。針對酒廠的銷路問題,給他們出了不少的好主意。甚至還帶著他們跑到東北三省,找H省外貿廳工作地劉豔幫忙,簽訂了幾單大額的業務。讓王建業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硬是在H省人家劉豔地地盤上,非要嚷著自己掏錢,讓大家猛吃猛喝了一頓。
而縣食品廠的米家林廠長。更是幾乎在吳永成手把手的教授下。在短短兩個月地時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企業管理者,半年的時間,縣食品廠就在近十年來,首次實現了盈利二十萬元。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滿足了附近幾個縣地市場需要,還把名氣打出了梁州地區,連附近幾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