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那麼多人(其中有不乏電影發燒友)還對它念念不忘;甚至把它稱作經典呢?
這就是因為當時國內年輕人被壓抑得太久了,也許從霹靂舞那放蕩不羈的舞姿中,可以找到一些宣洩吧。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說《霹靂舞》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最震撼中國青少年的歌舞片,一點也不為過。
這部歌舞片,最早透過電影、錄影帶、內部觀摩片,和電臺廣播其配樂的方式流傳。
當時地觀眾被這種不按人體正常規律旋轉地舞姿深深吸引,在霹靂舞盛行之時,很多燙著爆炸頭,身著迷彩服的年輕人在大街廣場上,提著錄音機或者身帶隨身聽,隨著強勁地音樂跳舞,引得觀者如雲,嚴重者引起堵塞交通。
學校的男生們,也不放鬆對霹靂舞的練習。一到休息日,就在家模仿蜘蛛爬牆的動作,偶爾也在公園草坪上拿幾個大鼎。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音樂,身體就會跟著自己的感性神經舞動。
在學校的時候,恨不得把教室、操場,都當作舞廳。節日舞會上肯定少不了他們的身影:身著蝙蝠衫,頭繃裹布,腳踩高幫運動鞋,一遍遍模擬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動作的情景,實在是受人矚目。
在吳永成當時那種年齡段的人看來,他們這些霹靂舞愛好者們,舞動出對生活的熱情和人生的理想,既能博得女生喝彩,又能博得小男生的崇拜。那實在是最愜意不過的事情了。
霹靂舞風靡全國的時候,很多男生們都喜歡穿高幫的運動鞋,把長褲腳系在鞋裡,戴半節有小洞的摩托車手套,一下課就在走廊裡交流新的舞姿……
霹靂服、霹靂手套、高幫球鞋,一系列和霹靂舞有關的產品,也隨即開始熱賣。
第一批霹靂舞少年中的一部分人,後來組成了搖滾樂隊,田壯壯的電影《搖滾青年》,就是對那段日子的真實記錄。
自從來到了這個世界,吳永成卻整天忙於官場上,也記不得去看一場時尚的電影。省城來一趟,也是時間非常緊迫,都顧不上看一看到底又在流行什麼。甚至於連電視節目,也只是每天晚上看看新聞聯播,就又埋頭於文山會海之中了。還真的對這幾年街上的流行,有點漠然了。
唉可能自己真的是有點老了。吳永成望著眼前年輕人們的勁舞,不由得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在吳永成前世的記憶裡,大概從今年開始吧,這種霹靂舞在中國就會慢慢地消失了。
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美國的影響。
自一九八六年開始,街舞熱在美國逐漸降溫,過度的商業炒作,使街舞很快成為大眾口中嚼剩的口香糖,流行藝人迅速竊取街舞成果,將之重新包裝成更易為大眾所接受的流行產品,真正的街舞卻遭到拋棄。霹靂舞在紐約成為過時的東西,全世界的b…boy彷彿在一夜間被掃蕩一空。
其次是“霹靂舞”沒有為社會所正確認識。
特別是在這會兒的國內,跳“霹靂舞”的年輕人,除了藝術專業的以外,大都是不愛學習、貪玩好動的學生,或者是社會上的閒散青年,其中許多人,是當時被稱為“痞子”的不良少年。八十年代的社會意識遠沒有現在開放(即使在今天,街舞仍沒有完全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對街舞青少年的反感令街舞蒙上不健康的社會形象,從而沒有得到正確的對待,再加之八九年五月份、六月份發生的事情,使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更上一個臺階,這種從國外引進的舞蹈,那也就更被打上深深的烙印了。遑論引導與扶植了。這也許就是這幾個年輕人大清早的,偷偷摸摸跑到沒人的角落裡,來過把癮的緣故吧。
想到這裡,吳永成不禁感到慶幸:如果不是自己這一段時間官場失落的話,也許根本沒有什麼閒心來公園裡鍛鍊,也就錯過了再次領略流行風的機遇。
唉,人生在世,草木一生,何謂正道?這也是多少年來無數仁人志士們探尋的哲理,也許眼前的這幾個年輕人,覺得他們的追求也是正道呢!
()免費TXT小說下載
第四卷 迷茫 第六十一章 清閒的日子裡(上)
面對跳著霹靂舞的小年輕們,吳永成心中頗多感慨:不管前進的路上有多少的曲折,但總是在迂迴地向前進步的。
記得吳永成來到這個世界,剛剛從學校畢業的一九八三年那個時候,辦個家庭舞會什麼的,也要被當作“資、修、反、壞”來對待,使一些愛好跳舞的人們只能偷偷摸摸地出沒於地下舞會。可就是這樣,其中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