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無語的想法是寫出一個不一樣的近代東亞,而就晚清而言,諸多事業幾乎為零,尤其是人才欠缺,別說各種理工人才,縱是最簡單的能放眼看世界,明白中國落後的又有多少人?其路漫漫啊……希望大家能夠支援無語,求推薦、求收藏!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群:150536833)
第20章 朝議(求收藏、求推薦)
軒然大波!
幾乎是北洋大臣行轅代呈的摺子剛一呈到廷中,頓時引起了一片譁然,原本就在昨日,這京中的一些清流還在那裡拿著唐浩然擅改衛隊服制一事準備上奏彈劾其,可未曾想一事未了,又來一事,相比於衛隊服裝之事,這事只把眾人驚了個五雷轟頂,以至於半晌不知作何答。
廢君罷臣!
雖說那朝鮮不過是藩國,那國君不過只是小王,至於那臣也是小臣,可從古至今大員於藩國辦差豈有廢君罷臣的,
專橫跋扈如此這還得了!
不單清流言官們心潮澎湃,紛紛痛斥其“不臣”,就連同當初薦唐浩然辦新政的翁常熟,這會也連忙與唐浩然撇清關係,生怕引火燒身似的,於廷中辯稱與其無關,只差沒說出,打從知道其到了朝鮮,知道這著棋被太后和李合肥下沒了,便把那人當了棄子的話。
“哎,這唐子然啊,實在是太過莽撞了……”
幾乎是剛一回府,當著學生的面,翁同龢便在開始抱怨起來,因為會考的關係,他的得意門生張謇、張元濟等人業已抵京。
“季直,當初你所提善後六策,現在可好,讓他唐子然背旨而為了!”
瞧著恭坐著的張謇,翁同龢不禁搖頭苦嘆道。現在他最擔心的就是會有人把朝鮮一事與他聯絡上,還好那些清流言官彈劾時,只是指著唐浩然,還在他有意無意的引導下,有著要把火朝李合肥身上引的趨勢。
虧得當初,在唐浩然去臺灣不成後,覺察到李合肥的“陰謀”後,便與其劃清了關係,如若不然,這把火沒準會被李合肥燒到自己身上,唐浩然果然是少不更事,不堪一用。
“老師,學生有一事不明!”
曾隨吳長慶往朝的張謇,從翁同龢那裡得知唐浩然於朝鮮赴任時的“大膽妄為”,因對朝鮮局勢的瞭解,使得他與老師以及朝中言官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更何況早在多年前,他便已提出六策。
“唐子然於郊迎時,拘其君罷其臣,說到底也是為了維持我大清與朝鮮之宗藩,現今朝鮮局勢如此,非如此不可挽回,朝廷理應……”
“哎,季直你啊!”
搖搖頭,翁同龢看著張謇目中略帶著些可惜。
“你以為只有你看著這般如此對國家的好處,可這朝中辦事又豈是僅因於國之利?”
唇角輕抬,翁同龢似乎想到自己主持的戶部對北洋海軍以及淮系每歲銷賬時的百般刁難,現在他還需要一個更穩妥、更適當的理由,去徹底的從根上打擊他李合肥。若是為國事計,他又焉不知艦隊於中國之用。
可在他眼裡,這中國還是大不過於李鴻章的私怨,至於那些清流,他們總需要借事顯出自己的存在,用彈劾他人標傍自身的清高,也就只有唐浩然那個二百五自己找出那麼多理由來,即便是翁同龢自己也覺得他這事做的有些過了,若非當初唐浩然由他舉薦於皇上,只怕他摺子不知都遞了多少了。
老師的輕嘆,讓張元濟看在眼中,他連忙轉移話題道。
“老師,那朝中現在準備怎麼善後此事?”
現在事已經出了,如何善後才是最緊要的,張謇也同樣把目光投向老師,朝廷不會命令唐浩然放還朝鮮王吧!
“這,軍機處今個召李鴻章進京,洋人那邊都像炸窩似的,英德俄美日一個個的都到總理衙門要求解釋……”
儘管於李合肥私怨極深,但翁同龢卻依然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於國朝,除了他還真沒人能對付得了那些洋鬼子。而他倒也想看看,這李合肥準備怎麼收拾唐浩然留下來的爛攤子。
“老師,那仁川那邊的水師,會撤回來嗎?”
張謇連忙急問一聲,若是水師一撤,那這事可真就……
“這,怕還得等他李合肥來了才知道!”
李鴻章剛回到京城,就直奔海軍衙門先見過了醇王,然後又於總理衙門見了慶王,接著倒是沒有面聖,而是讓帝黨咬牙切齒的看著其據著懿旨,直接進宮去見太后的貼身太監安德海投了貼,慈禧太后依著慣例在寧壽宮接見了李鴻章。
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