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爺爺,這梅雪茶已煮好,孫女這且先退下了!”

不待爺爺同意,便轉身離開了,而唐浩然卻依然忍不住將視線去追隨其身影,只見其於雪間走動時,濃身帶著說不出的優雅恬靜。幾縷青絲在風中漫舞著,風吹得衣服緊緊貼在身上,現出一副曼妙軀體,說不盡的誘人。

見孫女離開後,唐浩然依是將目光投向碧雲,垂目品茶的沈明心卻是一副視而不見,反倒是換上一幅笑臉,一副很是無奈地解釋道。

“這丫頭自幼便沒了爹孃,老夫也就這麼一個孫女,所以有些恃寵而驕!唉,老夫治家無方,讓唐君見笑了!”

“沈小姐聰慧過人,石林先生好福氣!”

回過視來,意識到對方是為自己解圍的唐浩然,只得隨口附和一聲。同時收回眼神,心道,就不知這福氣,能不能落在自己的身上……

(到月底了,成績似乎一般,求月票,你們的每一張月票都是對無語最大的鼓勵!……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群: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續……)

第79章 小玩意(第一更,求月票!)

窗外飄著雪,雪花落在玻璃窗上,也許是因為溫度的關係很快便融化了,那玻璃窗映著室內的彤紅,相比於外間的寒冷,廠房內的溫度卻因為窯爐、錫爐的關係,高達二三十度,雖是寒冬可廠房中的工匠卻依然穿著單衣。

在廠房中,拿著攤平鍬圍著攤平臺,將剛剛從攤平爐上取下玻璃迅速攤平,而在工人的忙碌中,一塊塊平板玻璃從攤平臺中取了下來,這座工廠是公司投資的玻璃廠,一座年產只有1000噸,採用這個時代最普遍的吹筒攤片法生產供建築用的平板玻璃。

而之所以投資創辦玻璃廠,原因非常簡單,在1891年的東亞,無論是清國亦或是日本,所用的玻璃皆從英美德等國進口,而每年的需求高達數千噸,而在特區成立後,平板玻璃亦需要透過洋行進口。

面對平板玻璃蘊藏著的巨大市場,唐浩然自然不會錯過,更何況平板玻璃廠的投資不大,利潤可觀,於是早在去年,便將其作為“特區工業化”的個組成部分。因其投資小且裝置簡單,玻璃廠便成為特區最早投產的工廠之一,而在去年十一月投產後,又於年底增設了玻璃器皿車間,生產各種玻璃製品以及玻璃器皿,現在不過投資三個月,便成為公司最早收回投資成本的企業,且其產品不僅可以滿足特區以及朝鮮的需要,而且又憑著朝鮮為中國內關的便利出口各通商港無需既無需繳納關稅,亦因其非土貨無須交納厘金而以銷售沿海通商港,不但如此。更是於年初第一次出口日本。這是朝鮮第一次往日本出口現代工業品。

不過對於唐浩然來說。第一次來玻璃廠的他卻對平板玻璃的生產充滿了好奇,尤其是看著工人們用攤平鍬於攤平臺攤開火紅的玻璃,將其製成平板玻璃時,那雙眼睛更是睜大著。

“這生產方式也太落後了!”,

在大學時他曾看過玻璃生產工藝方面的資料,自己對平板玻璃生產有所瞭解,而這種半手工、半機械的吹筒攤片法無疑是最為原始的生產方式。不過這感嘆也只是於心底發出,並未說出來。

“大人。工廠的七名工程技術人員都是從德國聘請的,機器裝置、耐火材料以及建造主廠房的鋼屋架,皆從德國購進。這種鋼屋架的弦杆都是由兩根小槽鋼合成。廠房設計圖紙亦由德國工程師提供,幾乎是把德國同類企業照原樣搬來了仁川!”

作為玻璃廠的經理,畢業於上海教會學堂的馮玉林雖說從未上過大學,但憑著對工科的愛好以及於洋行中數年的工作經驗,使得他在管理工廠之餘,亦向德國技師學習玻璃的生產技術。

“廠內設有料爐、烘爐、攤片爐等。各爐所用之火力,均由煤氣廠發出,其煤氣管開於廠之中央。乃穴地而成者,四面通連各爐。供給火力,其不需火之處有活閘以閉之。有發動機以給動力,用以壓榨原料使成細粉……”

工廠的煤氣來自煤氣廠,而煤氣廠則是煉焦廠的一部分,至於煉焦廠則又是鋼鐵廠的組成部分,往往每一個工業專案都是一個複雜的配套工程,而在規劃仁川的工業建設時,唐浩然不此一次碰到這樣的問題,在一片空白中建立現代工業體系,總需要解決太多的問題,若是不解決工業配套問題,恐怕就是這座玻璃廠就需要另建的煤氣發生爐。

也正是在這個認識到建立工業配套重要性的過程中,唐浩然充分的認識到產業規劃的重要性,合理的產業規劃不僅可以加快工業的發展,推行重點專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