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式的答覆,只是試圖透過英國、美國,以至於清國從中斡旋。

“米國公使表示,米國固然願意從中斡旋,但希望非常渺茫,他們相信,在沒有英國介入的情況下。很難迫使露西亞在最後通牒條款中做出讓步!”

在此說這番話時,滿面疲色的青木周藏的語氣顯得有些悲哀,在過去的三天中,他已經運用了一切手段,要求駐外公使立即與各國政府接洽,希望他們從中斡旋,但結果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根據駐英、駐法兩國公使的報告,目前歐洲各國輿論均支援俄國對我國的最後通牒,更有多數政府明確表示支援露國對我國採取一切行動……”

“那麼英國呢?”

伊藤博文反問一聲。

“英國政府還沒有作出決定嗎?”

“閣下,英國駐日公使在兩個小時前。明確轉達了鑑於目前的形式,英國很難在斡旋中發揮作用!”

這是外交辭令式的回答。換句話來說,英國已經無意再為日本斡旋了,而究其原因是什麼?青木周藏的視線朝著御坐上的天皇看去,天皇沉靜的坐在那裡,依然過去一般,日本絕不會同意天皇前往露國謝罪。

“清國同意派出艦隊訪問我國嗎?”

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甚至於那位“東洋俾斯麥”也拒絕接見駐清國公使,面對這些訊息,參加御前會議的眾人無不是陷入沉默,而在這詭異的沉默之中,明治天皇卻打破了沉默,看著眾臣說道。

“諸卿多年來為國事操勞,朕實感之,今日之事,既然露國要求朕親往露國謝罪,為國家計,朕即同意此條,還請諸君盡一切可能挽回時局!”

明治天皇的話音一落,山縣有朋連忙誠惶誠恐的站起身說道。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惶恐鞠躬的山縣有朋接著說道。

“露人於最後通牒要求陛下親自前往露國謝罪,實是為羞辱我國,如陛下親往,那將置國家於何處?置國民於何境?對國民心理之重創將遠超過於割地賠款之羞辱,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儘管山縣等人非常清楚,被國民視為“神”的天皇只是“人”,但是千百年來,國民早已經習慣將深藏於宮中的天皇視作“神”,而現在如果天皇前往露國謝罪,那麼勢必將導致國民信仰的崩潰,這正是山縣等人無法接受的。

“可,如果不同意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要面對露國的入侵,你告訴我,到時候,我們應該拿什麼去阻擋露**的入侵?”

相比于山縣等人,伊藤博文在接到最後通牒後,就反覆研究過最後通牒,在他的心裡一直有著一個計劃,試圖以同意天皇親自謝罪換取露國在割地以及賠款的事情作出讓步,可心知此事關係重大的他,卻根本不敢說出來,現在陛下既然主動說了出來,那麼他自然可以替“陛下”發聲。

“到時候,等待日本的無疑將是滅國!”

“如果滅國的話,那麼就讓世界記住日本,記住絕不妥協於威脅的日本,而不是在威脅到來的時候,恥辱的把陛下推向敵國作為擋箭牌,一個沒有了精神的日本,還是日本嗎?伊藤閣下!”

陸軍大臣大山岩於一旁沉聲喝道,接著他又看著眾人說道:

“一但從德國定購的武器抵達日本後,我們將再次徵召25萬陸軍,屆時全日本可用於抵抗露**入侵的陸軍師團將達到二十四個,總兵力近五十萬,而當前,露國於遠東僅只有十一萬兵力,且已經進行動員,儘管露國有百萬大軍,但是其軍隊完全集中於歐洲,距離亞洲豈止萬里之遙,參謀部討論過,即便是露國登陸,只要我們堅持不投降,且又有足夠之彈藥,那麼,我們至少能維持帝國於不失,透過長時間的作戰,迫使露國撤軍……”

大山岩說的並非虛言,陸軍參謀部在制定防禦計劃時。特意徵詢過海軍方面的意見。海軍方面亦對透過陸戰令戰爭陷入僵持狀態。充滿了信心,而所有的一切都基於一點——露國距離日本太遠,其實力難以支撐數十萬大軍於日本長期作戰。

“武裝二十四個師團需要多長時間?”

內心極度恐俄的伊藤博文並不相信大山岩的誇大之詞。

“露國人有可能會給我們時間武裝訓練陸軍嗎?”

“閣下!”

大山岩沉聲答道: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露國欲調派陸軍往日本,非得徵調租用大量商船,縱使是全世界的商船都給予他們,露國也很難透過海路在一兩個月內,將數十萬大軍從歐洲調至遠東。再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