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9部分

足!尤其是對於他來說,他深知,也北洋的老同僚中,不知有多少人在看著他的笑話,更準確的來說,是在看著東北海軍的笑話。

萬里護僑!

這是一個多麼不自量力的決定,甚至就是在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黃鐘英自己都覺得有些不自量力,如果說他還在北洋艦隊,也就無所謂了,畢竟北洋艦隊曾是亞洲第一大艦隊,在太平洋上,論其規模除去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之外,也就數量北洋艦隊最為強大的,而且在英國、在德國,還有一批正在建造的新艦,別說是海外護僑,就是將來挑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也未嘗不可。

但是護僑的命令是從東三省總督府下達的,準確的來說是從軍令部海軍處下達的,現在的東北海軍,與其說是海軍,倒不如說是一群操持商船的“學生”,甚至其最出色的海軍軍官都還在美國的海軍軍官學校之中就讀,在向美國海軍學習海軍。

可也就是這群學生,現在卻要根據海軍處的命令,前往檀香山護航,於檀香山宣誓權力,以維持華僑利益,而他們所要去挑戰的正是美國海軍,如此的不自量力,讓人如何能夠心安?

但在命令下達之後,黃鐘英也如同普通的水兵一般,義無反顧沒有任何猶豫的踏上軍艦,命令艦隊出征了,海軍,如果連一點不自量力的勇氣都沒有,那還是海軍嗎?

在心裡這般喃語著,瞧著艦橋外的風浪,黃鐘英不禁輕語一聲。

“明天,明天就該到了……”

(昨天兒子發燒,跳票了,今天補更5000字!求月票!求訂閱!)(未完待續。。)

第65章 夏威夷(第二更,求月票!)

毛伊島在莫洛凱島和夏威夷島之間,論其面積它在夏威夷群島中居第二,大於作為夏威夷群島中心的瓦胡島,這裡曾是夏威夷的王國的故都,18世紀末,卡美哈梅哈一世帶領了1200條木船及1萬名士兵佔領了茂宜島,隨後統一了整個夏威夷群島並於1795年定都拉海納從而成為夏威夷王國第一個國王,近半個世紀前夏威夷王國遷都檀香山。

19世紀初期,西方國家對鯨油的需求爆發性增長,來自美國的捕鯨船大量湧入夏威夷,捕鯨船上的水手們以毛伊島的夏威夷王國首都拉海納為中心作為捕鯨基地,可惜好景不長,煤油的出現讓鯨油的需求量大減,到了1860年代末捕鯨業便已名存實亡了。這座曾經的都城迅速的衰落下去。

自庫克船長靠岸之後,土著人在天花、流感、麻疹和猩紅熱等傳染病的感染下人口不斷下降,到90年代,整個毛伊島只剩下不到千餘名土著人,至於拉海納這個曾經熱鬧非常的港口,幾乎變成了一座鬼城。

實際上拉海納的廢棄倒不出人意料,畢竟這座位於火山腳下的港口,並沒有避風港,儘管周圍的島嶼擋住了太平洋的海浪,但在風暴時其依然無法為商船提供良好的避風條件,而這正是夏威夷國都遷往檀香山的原因。

不過從去年起,拉海納這座因捕鯨業沒落而被廢棄的城市,再一次迎來的捕鯨船。不過於曾經那些懸掛著星條旗於太平洋中追蹤鯨魚以獲得鯨油的捕鯨船不同,這次迎來的那些懸掛赤旗捕鯨船,卻大都裝有設施良好的冷庫。這些捕鯨船是為獲得鯨肉,而他們之所以來到拉海納則是為了與此處獲得冰塊,並將鯨肉、金槍魚等漁獲轉往運輸船以運往國內。

實際上,早在北洋漁業公司的第一艘捕鯨船出發的同時,漁業公司便開始嘗試於太平洋中尋找落腳點,而拉海納這座沒落的鬼城,自然落入了公司的眼中。僅以不過五萬美元的低價,便購下整個拉海納以及周邊的土地,以作為遠洋捕鯨船於太平洋的中轉站。在此建立了冷凍廠、冷庫等設施,從而使其成為太平洋捕鯨和補給的基地。

1893年4月的拉海納,伸至深海的木製艦橋邊泊停著幾艘捕鯨船,港口附近的妓院中到處都是尋歡作樂的捕鯨船水手。水手們放肆的划拳聲和日本**的歡笑聲。在妓院、酒館中迴響著,而在這看似的歡歌笑語的背後,於港口附近卻又有一隊隊荷槍實彈武裝水手,警惕的的望著大海,甚至在港口炮臺上還有數門後膛炮直指大海。

而在城市中心的那座歐式的石質建築內,拉海納市長陳席度這位前任駐夏威夷領事、僑商陳芳的三子,神情顯得有些緊張,而緊張的原因非常簡單。北洋漁業公司又一次拒絕了臨時政府稅務官進駐的要求。

“傑克,你必須要知道。他們只是一群漁夫!”

看著面前的陳席度這位陳氏家族三子,洛倫佐提及漁業公司時語氣顯得極為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