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情報工作上的忽視之外,第二個需要注意到的就是情報傳遞的滯後性,當然這更多的是技術層面上的滯後。”
在李幕臣解釋過他的情報分割槽域劃分之後,容尚謙又繼續著他先前的總結,這或許正是他同李幕臣的不同,相比之下他更長於技術,甚至在統監府時他還做為採礦工程師於北洋礦業工作。而每一個人從事技術工作的工程師,都比其它行業的人更擅長經驗教訓的總結。
“美方僑民是於1月18日,在美國公使及海軍陸戰隊、武裝水兵的支援下發動政變,第二天拉海納便獲得這一訊息,在獲得這一訊息後,首先是駐外領事未督促北洋漁業派船將訊息送回國,這是因為其習慣於透過定期冷凍船傳遞郵包,當然,其也曾考慮到太平洋快郵,但因為郵船於政變當天駛出,下一班郵船則在20天之後,因此訊息無法送出,這恰恰正是美國僑民選擇這一天發動政變的原因——因為沒有電報,他國獲知政變的訊息時,其已經完成了對夏威夷的控制,如果鋪設有連線國內的電報,想來也不至於在一個半月後,我們才獲得這一訊息……”
連線國內的電報……容尚謙的話讓唐浩然的眉頭猛的一皺,儘管大西洋早已經鋪設有電報,但太平洋電報電纜越是一個空白,無論是中國向美國發電,亦或是美國向中國發電,都需要先發往倫敦或者巴黎,再經由大西洋海底電纜傳送至美國,至於太平洋電報電纜,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只存於各國投資商的吹噓中,因為技術和財力的原因,在歷史上直到1902年太平洋第一條海底電纜是方才由英國敷設的;而直到1905年美國鑑於日本的威脅,方才在太平洋鋪設第二條電纜。如此才解決了快船時代的訊息傳遞。
鋪設一條太平洋海底電纜?
這個念頭於唐浩然的心底剛一冒出來,他便立即打消了這個念頭,之所以會打消這一念頭的原因非常簡單——錢!太平洋海底電纜不同於大西洋電纜,其鋪設長度多達一萬四千公里,且不說如此遠距離的海底電纜鋪設面對的種種技術問題,單就是一萬四千公里的海底電纜需要的投資,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歷史上無論是英國亦或是美國鋪設太平洋電纜,除去本國投資者之外,都有本國政府的影子,尤其是美國的那條電纜更是由美國海軍負責電纜敷設,以及沿途電纜站的維護。
或許擠上一擠,也許能夠負擔起這筆投資,但現在東北需要錢的地方更多,這麼大的一筆投資,甚至足夠東北一年的的工業投資,利弊權衡下,唐浩然自然不會提出敷設電纜解決通訊的建議,不過……為什麼非要考慮有線電報呢?
既然敷設海底電纜那麼麻煩,那為什麼不考慮無線電報?
(今天三更!謝謝各位書友一直以來對無語的支援與厚愛!)(未完待續。。)
第72章 擴張(第二更,求月票!)
無線電報?
無線電臺有著種種有線電臺的無法比擬的優點,其非但不信賴沉重昂貴的電纜,而且他在軍事上的便利也是有線電報無法比擬的,如果軍艦上安裝了無線電報機,其可以不再依賴沿途港口的電報傳遞,指揮機構可以直接指揮大海上的軍艦,如果陸軍部隊裝備了無線電臺,其也可以時時與參謀部保持聯絡,從而讓參謀部直接掌握他們的動向,從而制定相應的作戰計劃。
念頭的閃現只讓唐浩然的眼前猛然一亮,可隨之那眉頭卻又是猛的皺緊——現在無線電還沒有發明,其只存在於科學家的想象之中。
儘管在後世唐浩然勉強算是一個“火腿”(1)的愛好者,但也僅只侷限於瞭解,至多隻是在讀大學時,認識過幾位有此愛好的朋友罷了,雖說憑著過人的記憶力能夠繪製出71電臺的原理圖,但是各種各樣的電子管卻是這個時代所未發明的。
如果要“發明”無線電臺,就必須要先解決電子管的問題,可電子管的原理是什麼?努力回憶著舊時看過的一些文章,試圖找到真空管的原理以發明真空電子管時,唐浩然的腦海中卻又浮現出了一個人名——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
“1893年,特斯拉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訊。在為“費城富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訊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特斯拉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
儘管在少時看過的資料中,關於特斯拉發明無線電存在著一些爭議。畢竟公認的無線電發明者是馬可尼。但對於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