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歡迎你們的到來,從今以後,這裡就是你們的家了,弟兄們在一起,好好幹,打敗老毛子,為國家、為民族爭光!”(未完待續。)
第323章 南下(為新書求支援)
(新書艱難!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列車轟鳴著沿著津浦鐵路一路南行,在一定程度上津浦鐵路是關內修建速度最快的鐵路,全長1009公里的津浦鐵路,僅只用4年時間就修建完成,不過這條承載著勾通南北的幹線鐵路,在全線通車之時,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如蘆漢鐵路一般,生意興隆,全因此時津滬客貨輪已經開通幾十年,大批北方的煤炭仍由天津從海上南運,加之靠近運河,所以津浦鐵路北段貨運長期清淡,只有南段較為繁忙。
可儘管如此,在通車以來的近兩年時間中,津浦鐵路依然改變了沿線的許多城市,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正是因為這條鐵路的存在,使得北方的列車可以直抵與江寧隔江相對的浦口,從而勾通了南北。
“……以整個中國的形式來看,江寧雖屬東南,但卻可北望中原,南制閩越,西入馬蜀,東臨吳越,屬江南富饒之地,控沿海七省之腰脊……”
在唐浩然的口中,南京似乎成了一個再好不過的建都所在,自從排除了北京作為首都的可能之後,在這尚在組建的朝廷內部,對京師設畿所在便爭論不已,不少官員傾向於大連,在他們看來那座城市是現在中國最為現代的城市,更能展現出新朝的特點。至於關內的舊城,在這些某種程度上無疑有些入不了這些相對西化的官員眼。
更何況,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了大連良好的市街環境,習慣了那座近乎公園般的城市。總之,在確定了不會遷都北京之後,他們的心思便立即動了起來,甚至有一些官員已經開始大造輿論之勢。
但對於京師設畿所在,唐浩然卻有著自己的一番打算,他選擇了江寧,不,選擇了南京,而選擇南京的原因,正是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當初之所以不選擇北京,除了因為滿人兩百多年間造成影響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後世的經驗教訓,告訴他那裡並不適合作為帝國未來的首都,淡水的嚴重,就已經決定了那座城市的命運。而相比之下,南京無論是地理位置亦或是自然資源,都是最好的選擇。
“且依託便利的江湖運輸可南京可與沿江諸省連為一體……”
總之一句話,對於唐浩然來說,他選擇了南京,如果說作為皇帝有什麼好處,那就是獨斷專行,雖說在登基之後,他曾對外界表示,將會制定憲法,並將派出政府要員遠赴歐洲學習考察各國憲法。考察要點包括:歐洲君主立憲國憲法的淵源、沿革以及實施的現狀,皇室的特權地位及權利,皇室及其財產的設定,內閣組織法及立法、行政、司法、外交各職能部門的許可權,內閣責任法、內閣大臣與上下兩院的關係,上下兩院的構成、許可權及相互關係,貴族院的制度特權等19項內容。
但在憲法制定之前,在這新舊革鼎之際,各項制度還不是很完善,那麼一切都將遵從於中國舊的政治制度以及東北的政治制度,唐浩然自然也就成了一言九鼎的皇帝。在中華帝國朝廷參照東北的施政經驗組建各類官僚機構的同時,傳統的帝制也在新朝找到了契和點。
而那種一言九鼎又為唐浩然帶來了獨斷專行的權力,而對此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無論是東北系的官員也好,亦或是納入新政府的北洋、兩江、陝甘等地的官員也罷,他們都習慣性的選擇了遵從,畢竟即便是在東北的官員接受的傳統教育中,他們也困擾的相信一個觀點——君命不可違。
也正因如此,儘管許多官員對於“金陵建朝無百年”頗有微詞,但另一方面,卻在反對無效後,紛紛選擇了遵從,而且靜下心來的話,他們也能體諒皇帝的苦心,未來的首都不可能偏居東北,關內仍然是中國的根本,在拋除北京之後,南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好了,建都南京重要性,我……朕也就不再解釋了,下面還是讓孫玉純介紹一下未來的都城規劃……”
儘管已經做了十五天的皇帝,可對於唐浩然來說,一切仍然都在適應之中,正像適應那個“朕”字以及適應那種生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