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都是極為重要的,他的態度甚至可以將會決定這件事的走向,但是他應該持以什麼樣的態度呢?
當然是憤怒!
但是如何展現自己的憤怒呢?
看著桌上的電話機,劉鏡人猶豫著,思索著,良久之後,他才拿起電話,
“喂,外交部長閣下,是的……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聽說了……”
此時劉鏡人的聲音顯得極為平靜,平靜的有些出奇,他可以想象的得到,對方聽到自己的聲音時,會產生一種錯覺,他的聲音就像是冰山一樣,而,這正是他要給予對方的感覺。
“……現在,儘管作為駐貴國的全權大使,對於這一事件,我本人並沒有任何權力去處置它,我已經上報國內,一切都將交由我國政府決定,我想……”
話聲又是一頓,劉鏡人的那平靜而冰冷的話聲微微揚起。
“那些暴徒是何等的愚蠢,難道他們就不知道,他們是在激怒一個國家嗎?”(未完待續。)
第371章 新聞事件(為新書求支援)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東亞日報》於那個特殊的時代之中,其在很大程度上幾乎相當於中國的官方日報,創刊於仁川的《東亞日報》報道了太多的新聞,那些曾改變中國的事件,最初大都由其首先發表……縱觀19世紀後十年至20世紀中期,在長達六十年的時間裡,作為中國發行量最大、最具權威性的《東亞日報》,他即是一家報社,同樣也是某種程度上的政府喉舌,至少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中,其一直或有意或無意的扮演著這一角色。
……在時光進入20世紀後,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中,每天清晨起床時,從門前取過《東亞日報》,一邊翻開報紙,一邊吃著午餐,曾幾何時,這就是國人的生活習慣。正如十年前《東亞時報》的電視廣告一般——粥、豆漿、油條、燒麥、包子……中式的早餐總會變化,但不變的永遠都是《東亞日報》!
在這種影響之下,歷史上《東亞日報》到底扮演著一個什麼的角色?尤其是在歷史事件之中?它的角色是新聞的傳播者,還是輿論的製造者?或者說,其是本身就是在創造著歷史?”
《東亞日報》停刊號《關於過去的歷史》
南京,成都路,545號是一棟高達六層的帝冠式建築,六層的樓宇隱於前後的公園式廣場之間,只使得這裡的顯得極為悠靜,與悠靜截然不同的是,這裡一天24小時,都有數以百計的人們在這裡工作,這裡便是《東亞日報》社的大本營,每天,來自全世界的數以千計的新聞稿件在這裡聚集,最終,由編輯們在午夜十二點前,做出最終的決定——刊印那些新聞。
在南京的《東亞日報》社做出決定之後,其會立即透過長途電話的方式,通知武漢、廣州、天津、西安、大連、長春等地的分社,告知他們主要版塊的內容。然後在凌晨一點左右,各地各版的《東亞日報》開始最初的製版,再接著,他們會等待一個小時,在凌晨兩點時,如果沒有總社指示改動,那麼各地的報社都會在這一時間內印製,一個小時後,新一天的《東亞日報》就會運出印刷廠,首先送往各站點,然後再由數以萬計的兼職送報童將報紙送往定戶的手中。
每天早晨8點之前,報紙會送到各大中城市的客戶的面前,與早餐一同陪伴著他們,多年以來一直如此……
當然,也就是在時針指向午夜十二點之後,總社中忙碌了一天的記者、編輯們便開休息,於他們而言,這又是平靜的一天。今天沒有什麼大新聞
對於國家和民眾而言,這是好事。
天下承平!萬事太平!
這是好事,但對於新聞業者來說,這並不是件好事。每一個記者都需要大新聞,一個能夠震驚世人的大新聞,但是,這樣的機遇總是太小了,沒有大新聞,依靠那引起淡不出奇的新聞,很難成為“名記”,如何發掘新聞,是記者們必須學會的課業。
作為一名記者,畢業於東亞同文學校的汪兆銘,無疑是一個幸運兒,九年前與同文學校說讀的他,在對俄戰爭期間,作為預官進入軍隊,他以軍人的身份發表的《戰地日記》不僅令他自己成為了英雄,同樣也讓他成為一名記者,戰爭結束于軍隊退役後,他便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