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不能理解這種情感,對於極好“面子”的國人來說,“託雷翁慘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而現在的“最後通牒”同樣也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打碎了國民對於西洋國家,或者說對於和平的最後一絲幻想。
戰爭!
在《東亞日報》的頭版頭條上,醒目黑體大字,似乎是在提醒著人們,這或許是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後的選擇了。
除了戰爭之外,我們還能選擇呢?
“我們——絕不懼怕戰爭!縱是死亡,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將尊嚴的面對!但——我們絕不妥協!”
從上午九點開始,舉國上下數以千萬計的青年人,這些青年可以說是國民教育下成長的第一代青年,他們或許只有小學,甚至初小文化,但卻並不妨礙他們已經成長為國民,與受舊時代影響普通國民不同,這些年齡不超過二十歲的青年,無疑是真正的第一代——中華帝國的第一代國民!
真正意義上的國民!
也正是這些青年,他們第一個站了出來,這些穿著校服、工裝以及各色服裝的青年人們,此時都有一個共同標誌——他們無一例的胸佩白色紙花,在城市的街頭、廣場上彙集著。他們似乎是在為這個國家哀悼著,數以千萬計的國民無不是悲憤萬分、痛不欲生。
為什麼會如此?
是因為無邊的恥辱,或許,他們未曾經歷過不平等條約的羞辱,甚至在過去,人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不平等條約,但是現在,列強的最後通牒卻讓他們倍覺羞辱,曾經高呼和平的人們,在這個時候亦變得燥動起來,他們的目光中含著淚水,一面面國旗在人群中飄揚著,幾乎所有的商鋪、市街沿街的視窗,都伸出了一面國旗,儘管此時並非國慶,雖然此時並非陸海軍節,但整個中國卻隨處可見國旗。
一面面國旗飄揚著,人們看著那國旗,在心底默默的念著與國旗相關的那句話“唯願日月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是了,這國家是烈士是用血鑄就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上一代人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生命,令這個民族擺脫了異族的奴役,那麼現在,新時代的考驗降臨了!
他們這一代中國人必須要接過接力棒!
為了國家,為了民族!
“中國!男兒死爾!”
突然,這一聲怒吼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炸響,有如雷鳴般的吼聲,在這個國家的上空激盪著。
是的,無非——死爾!
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
數千座城市到處都是一個聲音,寧可四億六千萬國民悉數戰死沙場,也絕不接受三國之最後通牒!
這正是一個民族悲憤時發出的怒吼聲。
軍人流了這麼多血!
國民付出了那麼多的努力!
好不容易打敗了俄國,爭回了強國地位,當中國人尚沉浸於強國地位實現的夢境之時,託雷翁慘案中被屠殺的同胞,在天之靈尚未得到安息,面對中國提出的“合理”的善後條件,墨西哥不僅拒絕了,甚至還引起了美國的蠻橫而無禮的干涉,隨後英、法兩國更是撲了上來,甘為美國的馬前卒,甚至不惜釋出“最後通蝶”,以迫使中國接受所謂的“調停”。
這是什麼?
縱觀人類歷史,有比此更甚的“羞辱”嗎?
顯然,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了。
孰可忍孰不可忍!
三國聯合的“最後通牒”有如當頭棒喝一般,震驚了這個國家,原本對西洋列強就無絲毫好感的國人在最初的震驚之後,所剩下的只現在滿腔的憤怒了。
而這怒火,此時大有滔天之勢,大有將引燃世間一切之勢!
在皇宮前方的宮前廣場上,這裡曾是每年皇帝陛下壽辰時,國民向皇帝致敬所在,曾幾何時,數以千百萬計的國民,年復一年的在這裡高呼著“萬歲”,而此時,聚集在這裡的,來自帝都各界,甚至還有來自國內各地數以十萬計的人們在這裡聚集著,他們之中既有學生,也有企業精英,同樣還有工廠裡休班的工人,甚至還有許多曾不聞窗外之事的普通市民,他們都靜靜的坐著,仰望著皇宮,人們的目中帶淚,臉上盡悲憤之色。
在國家遭受如此羞辱的時刻,他們選擇在這裡,坐在這裡表達自己的聲音,表示自己將與國家站在一起,表示著他們將遵從皇帝的旨意,履行“舉國一致”之責任。
在數以十萬計的民眾等待著皇帝走出皇宮的時候,在距離皇帝公里外的帝國諮議院,那個自帝國成立以來,一直只是聾子的耳朵,不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