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色中的重炮陣地顯得分外的壯觀,二十四個巨大的重炮陣地上,攻城重炮的炮管直指向天空,尤其是那十二門305毫米攻城榴彈炮更顯得極為壯觀,其矮粗到不成比例的炮管加上巨大的制退機筒使它們顯得外肥大,它們一個個張開洞穴般的炮口對著天空。
當東北軍開始著手準備對俄作戰時。海參崴堅固的要塞就成為擺在他們面前一個難題,用步兵進去攻有重兵防禦的堅固要塞無疑是痴人說夢。也正因如此,在東北軍歷年的軍事演習中,如何攻克要塞,一直都是其演習的重點之一。
多年如一日的試驗,使得東北軍弄清楚了一點——重型火炮對於進攻要塞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的,而這種重型火炮應是一種短炮管的臼炮,能以高角度射使炮彈落在堡壘的頂部,同時又能相當準確地擊中特定目標。
最初投入使用的是280毫米海防臼炮,這種重達26噸的海防炮是旅順要塞的遺留物,當年北洋衙門為加強旅順以及大連灣的防禦,購買了多達12門,正是這種效能落的火炮,在演習中擊毀了要塞,讓東北軍看到了希望。
儘管當時東北軍擁有多達16門海防臼炮,且海軍要塞部隊亦願意出借給陸軍,但是他那217公斤重堅鐵彈卻無法讓東北軍高層信賴。畢竟所有的情報都顯示海參崴要塞絕對無負“遠東第一要塞”之名,東北軍需要一種可以像是撕紙片似地把要塞撕碎的攻城重炮。
作為備戰計劃的一部分,隨後東北軍作出研製重型臼炮地決定,當然這一切都是以海防的名義進行的。根據東北軍提出地方案,瀋陽兵工廠在借鑑280毫米臼炮的概念,在海軍12英寸艦炮的基礎上。僅不過是在只用一年時間,便鈄重型臼炮地方案便拿了出來。火炮口徑為305毫米,炮重26噸,炮彈重量達到驚人的1000磅。最大射程13千米。高低射界-1~75。而更為驚人的是是按可以在公路上機動而設計的,只需要12個人40分鐘就可以完成起發射準備,當然前提是必須要首先設定好足夠堅固的炮兵陣地,比如厚達1。5米的墊木層。
現在,對於東北軍而言,這二十四門攻城重炮,將決定著一件事。
“弟兄們,大帥在電報裡說了,咱們今年要到海參崴過年,總之一句話,弟兄們,只要總攻一開始,咱們就能把六號炮臺夷為平地!”
炮兵少校衝著戰士們大聲吼喊。
“到海參崴過年!”
戰士們立即興奮的嚎喊著,這是大帥在開戰的當天下達的命令,對於他們來說,同樣也是一種渴望,他們渴望著收復這座遠東最大的濱海城市,收復這片曾經的國土,當然,更重要的是,在刺骨的寒風中戰鬥了一個星期的他們,希望能夠重新置身於溫暖的房間之中,而那房間只有海參崴才有,可是那些該死的俄國人卻阻擋了他們的道路。
在戰士們的吼聲中,重達一千磅的炮彈,被吊裝至彈膛。在彈膛閉鎖的瞬間,各炮長們立即大聲喝吼道。
“備炮完畢!”
隨著這一聲聲怒吼,戰役已經到了倒計時。
戰役的打響。是以直屬重炮一旅的24門攻城榴彈炮以及海防臼炮先開火為訊號。而與此同時。在過去的七天中一直作為過攻部隊遠端壓制火力的“怒龍號”裝甲列車炮以及多達4個炮兵旅亦加入炮擊之中,而各旅旅屬炮兵也同時加入了其中,最終,包括迫擊炮在內,在時針指向下午5時12分時,包括迫擊炮在內多達1245門火炮都加入到對六號以及五號炮壘的炮擊之中。
這也許是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攻城炮集中轟擊,炮擊的瞬間呈現在人們眼前是一副壯麵的而又充滿震撼力的畫卷,那是任何畫家都無法用畫筆描寫的。。
在炮擊的同時,作為隨軍記者的杜洋,用他手中那小巧的,只有小字典大小的相機拍下極為震撼的一幕,在這一片震撼之中,最為壯觀的場面要數攻城臼炮射擊時的瞬間,戴著防護耳塞的炮手們俯伏在炮位後面,在接到命令的瞬間用力的拉動了炮繩。
這一刻24門攻城炮的巨響震撼了整個遠東大地。
24門攻城重炮射的12枚454公斤和12枚217公斤重型混凝土破障彈,在空中劃出一道彎曲的拋物線,它們出似火車進站時鳴笛般的呼嘯聲。朝著六號炮臺飛去,在15…30秒後紛紛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準確命中目標。
在命中目的瞬間。它們並沒有爆炸,而是會延時數秒,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未能擊中目標時,爆炸時形成的塵土、碎片和硝煙,在空中形成巨大的煙柱,煙柱夾著從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