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也自稱皇帝,國號天完;張士誠也居然僭號誠王,立國稱周。一班草澤梟雄,統是得意妄行,毫無紀律,更不具備度量的弘闊浩大,哪有人君氣象,豈能撥亂反正,更豈不配作為一個肇基立極奉天承運的真龍天子,所以上天另行擇真。於是真命英雄橫空出世,以匹夫為天子,不可謂無天意。近現代的社會學專家學者認為,這純屬人事,即朱元璋、劉邦、趙匡胤能夠成為一代君王,全是人力所為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完全地抹殺天道,似乎不能讓人完全信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章 英雄不問出處(1)

朱元璋終於形成了自己的勢力,在火燒陳友諒以後,他在得到了他的城池的同時也得到了陳友諒的愛姬■氏,不想這被強迫依從了他的弱美人兒卻暗藏大殺機……

■ 謀事初定

朱元璋在幾番客氣之後,就不再客氣了,他執掌了大權。掌權之後,朱元璋去滁州調了花雲、湯和到濠州,拜徐達為行軍都指揮,常遇春為先鋒,胡大海、花云為左右監軍,命李善長為參謀,湯和為濠州總管,郭英、沐英為衛軍統帶,方剛為護衛官,耿再成、吳良為滁州正副總管,謝潤為指揮暫且留守滁州。接連幾場勝仗打得很是漂亮,於是一些奇人異士紛紛來投誠,這樣一來,元璋威聲大震,武將如鄧愈、華雲龍、郭興、常遇春、呂懷玉、耿炳文等齊來歸附,這六員勇將都有萬夫之勇;文士也有了龍泉人章溢、麗水人葉琛、浦江人宋濂、處州人劉基,這幾位號為浙東四大儒,又稱做四賢。

當時,章溢、葉琛等見群雄四起,天下大亂,便攘臂奮然道:“大丈夫要輔助明主建功立業,眼下正是其時了。”於是兩個人遊歷各處,想要擇主而事,恰好在路上碰著了宋濂和劉基,也抱著投筆從戎的志願。四個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指點江山,且又互慕文名,當然十分投機。大家議論了一番以後達成了共識,覺得徐壽輝、方國珍、張士誠等一班人都不是成大事的,聽說濠州朱元璋自起義以來,仁慈愛民,禮賢下士,乃真主之相,於是就星夜來投奔元璋。

宋濂、章溢、葉琛三人滿腹經綸,才堪濟世,學足安邦。四人之中,劉基更是出類拔萃,日後他成為翊贊朱氏創成明室的第一位謀臣。

■ 火燒陳友諒

因為人才濟濟,朱元璋接下來的數場勝仗打得更是漂亮,成為了青史傳頌不已的經典。歷史將永遠記下這樣的一筆:元至正十六年即公元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慶(南京),改名為應天。意思是說他要順應天命,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當皇帝。

朱元璋得了集慶的當時,正在和諸將慶賀,忽警探報來,蘄水徐壽輝被部下沔陽人陳友諒殺死,陳友諒統其部眾領兵東下,迭陷了安慶、瑞州,又攻破了池州,現在竟來襲取太平。太平守將陳野先和吳禎星夜差人到金陵來告急。朱元璋得了這訊息,不覺大驚道:“太平如其有失,江南都非我所有了。”當時便飛檄徐達,令他趕緊往援太平,朱元璋自己和劉基、常遇春等親統大軍與陳友諒交戰,留花雲和沐英駐守金陵。

徐達得到朱元璋的命令,叫俞通海屯兵蘭陵,便領了郭英、廖永安等兼程去救太平。第一次和陳友諒軍馬相遇,戰了個不分勝負。隔不幾天,朱元璋的大軍也到了。陳友諒的領兵將官傅友德聽說朱元璋親自來了,便退兵十里下寨。

陳友諒這時已自號漢王,頒檄四方。他聞知朱元璋兵到,傅友德反退十里,不禁大怒道:“友德難道有了異心嗎?”於是不問青紅皂白,把傅友德的兄弟親友及妻孥等一齊綁起來殺了。友德在軍中得知友諒殺了他的兄弟家屬,大哭了一場,連夜領了部眾來投誠朱元璋,朱元璋好言撫慰,並授友德為都總官。

傅友德本是陳友諒部下驍將,投了朱元璋後,各處招降同伴,三日中連降了龍興、瑞州,又破了池州。陳友諒聞報大怒,打算親統大軍,來和元璋交戰。部將張定邊在旁道:“朱元璋聲勢正盛,與其直接與他爭鋒,不如搗他的金陵,讓他首尾不及相顧,則可不戰自破了。”陳友諒大喜,於是調動軍馬,預備起艨艟大艦,順流東下直撲金陵。

朱元璋得信後只得星夜馳歸,以回援金陵。又恐陳友諒派兵襲後,命傅友德埋伏在要隘,徐達壓著大隊,慢慢地退去。陳友諒部將羅文乾果然領兵來追,被傅友德大殺了一陣,徐達又回兵殺來,羅文幹大敗逃去。元璋因急於去援金陵,仍令陳野先、吳禎等兼守太平及龍池諸州。吳禎的兵力太薄,不上幾天,龍州等先後被羅文幹奪去,只死力保住了一個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