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他雖然素性仁柔,但他有著詩人的風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而左右臣下死命地勸住也是同樣地發自真心。

■ 建文帝遜國

正在這時一臣跪下奏道:“事已定,時已至,陛下宜早作決斷,眼下是刻不容緩啊。”建文帝一看,乃是往日進言北平兵起的程濟,建文帝知他是個異人,便問道:“大位既已不可保,這一點誠如你所說確實是事已定。然而時已至,莫非是要朕殉死社稷嗎?”

程濟道:“陛下大位雖然不保,而太祖的社稷卻並未曾失去旁落啊,陛下又何必死殉呢?”

建文帝道:“既然不必殉死社稷,臣下有勸朕應幸湖湘的,也有勸朕幸浙海的,莫非此中尚有道理,可以這樣做嗎?”程濟道:“陛下以天下之大,尚不保大位,豈有靠湖湘、浙海之死灰,能得以復燃的道理?”

建文帝道:“一方之死灰,既不能復燃,則燕王據北平之一隅,為何卻能猖獗至此呢?”程濟道:“此中有天命也!天命所在,不以大小而論之。”

建文帝道:“既然天命在燕,太祖何不立燕王,而竟立朕,難道是太祖不知天命嗎?”程濟道:“太祖,聖主也。又有賢臣劉青田輔佐,豈能不知天命。然太祖不立燕王,而立陛下者,正是因為知陛下也有天命。且知天命之氣運有後先,不可強作改動,故委曲而為之。”建文帝沉吟道:“殉社稷既然不必,圖復興又不能,那麼朕的一身將何所寄?”

程濟道:“唯有逃走出亡而已。”建文帝道:“逃走出亡固是一策,但行之於列國則可,行之於當今則不可。列國時諸侯割據,晉亡則去秦國,楚亡則赴吳國,只要是能夠出境就可免除禍患了。而今天下一家,何地不非王土?何人不在王國的版圖中?一稽查便立即擒獲。況且燕王非仁義之人,既不念君臣大義,又如何能有叔侄之親。萬一日後被他擒獲被害,還不如今日殉死社稷來得體面。”

程濟道:“興亡既有天命,死生難道就沒有天命嗎?陛下之大位固止於此,而陛下之生卻正未艾,陛下多慮了。”

建文帝道:“天命既然一定,而人事卻靠人自己去安排。朕乃帝王也,一旦出逃亡命民間,不知將到哪裡去?去幹些什麼?是為士為農還是為工為商,也當琢磨好了才行啊。”程濟道:“士農工商,皆非帝王之事,唯有剃髮為僧,遊歷四方。”

正說未完,忽見一個叫王鉞的老太監,跪下哭奏道:“萬歲爺,今日事急,奴婢有事,不敢不奏。”建文帝道:“你有何事奏朕,快快說來。”王鉞道:“昔年太祖爺未昇天之先,知奴婢小心謹慎,親自同誠意伯劉基,封了一個大鐵櫃,交給老奴,叫老奴謹慎收藏,還囑咐說:‘子孫若有大難,可開篋一視,自有方法。’”

第九章 四面危機(25)

程濟插口道:“那鐵櫃現在何處?”

王鉞道:“藏在奉先殿左側。太祖爺一直不許洩露,只候壬午年,萬歲爺有大難臨身之日,才允許奏知。今年已是壬午,奴婢又見燕兵圍城,萬歲爺進退無計,想是大難臨身了,所以不敢不奏。”說罷涕淚如雨。內學士宋景也說:“陛下,臣想高皇帝的這一鐵櫃,用意深遠,莫非其中尚有妙計,陛下何不一試?”

建文帝忙叫把鐵櫃取來。王鉞於是前往奉先殿,不一會兒就有太監四人,扛一個硃紅色的大鐵櫃入殿至御前。這鐵櫃看樣子是很沉重的,四圍都是用鐵皮包裹,牢固封好,鐵櫃口用兩柄大鐵鎖鎖好,連鎖心內也灌了鐵汁,使人輕易偷開不得。建文帝見了,不由得因感動而傷心大哭起來:“前人怎為後人如此用心?叫我這當後人的如何不感動如何不感傷呢?”

當下由王鉞取了鐵錐,將鐵櫃敲開,大家一齊注視鐵櫃中,都以為能有什麼秘緘之類,內書著可以退敵的妙計良策,誰知鐵櫃中不過藏著度牒三張,一張度牒是應文名字,一張度牒是應賢名字,一張度牒是應能名字,連袈裟僧帽僧鞋等物都無不具備,並剃髮用的剃刀一柄,白銀十錠,又有硃紅色大字書寫在鐵櫃內壁旁邊: “應文從鬼門出,其餘從御溝水關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西房。”

建文帝細看明白,再三嘆息,向程濟說道:“朕年號建文,度牒上的名字叫應文,數應如此,尚復何言?!是大數已定,明明叫朕出家了。你方才議及剃髮為僧,朕還猶豫不決,心裡驚詫何以說出如此奇談異論,萬不料想太祖早在數年前,早已為朕如此這般地安排妥了,看來天下智者所見相同。數也!命也!氣數天命豈可有違?想必是太祖僧緣未滿,故令乃孫再傳衣缽。”於是建文帝對著鐵櫃再三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