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的追名逐利盤踞我們的世界,致使我們的生活失去溫柔、慷慨和人情味嗎?

追求成功是每個人的願望,問題在於如何擺正外在成功和內在成功之間的關係。這兩者並不對立。內在成功可以成為外在成功的源泉和動力,愛賦予人以走向成功的靈感;外在成功又豐富、擴大了內在成功,使之更為絢爛多彩。

矛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外在成功雖不一定保證內在成功,外在失敗倒往往會影響甚至破壞內在的成功。也許保持內在成功需要一定的外在成功為基礎。生命的律法在於取得某種平衡與和諧。

人生在於幸福。金錢、名聲、地位、權力、成就,只是使人生幸福的手段,本身毫無意義。在決定接受哪家公司聘書時,工作地點,工作性質,自己是否喜歡,並尊重將來的同事、上司、下屬和客戶,工作環境舒適與否,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上的成功,從長遠來說,取決於你是不是適應工作環境。特別需加考慮的是將來的工作是否適合你的生活方式。經理學院一位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你使事業服從天生的興趣愛好,那麼事業遲早會來;如果為了服從事業的需要而壓制自己的興趣愛好,你就永遠不會找到理想的生活方式。

愛情和工作是一個人獲得滿足的兩大源泉。金錢和權力雖然仍具有強大的誘惑力,但今天的經理學院畢業生已開始重視事業和家庭之間的平衡了。

美國公司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每年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招聘新員。但是除了這種方法以外,似乎沒有其他途徑。邱吉爾①說過,民主是一種下策,但是是一種舍此以外別無選擇的下策。這裡不妨把他的話套過來,招聘過程是一種下策,但是是一種舍此以外別無良策的下策。

一九八五年應屆生大多數人沒有接受薪俸最高的聘請。最受歡迎的三個職業是諮詢公司、投資銀行和高階技術電子工業。一半以上的同學畢業後到這三個行業工作。哈佛生選擇工作的決定因素是:一、工作內容;二、今後① 邱吉爾(1874—1965),英國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及作家。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歷任軍政要職。

1940—1945 年為首相,率領英國對德作戰,功勳顯赫。1951—1955 年再度執政。1953 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被譽為“最偉大的英國人”。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英語民族史》等。

的發展前途;三、公司的待人之道。

十九 各言爾志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我的哈佛校友中,人才濟濟,各自有著不同的經歷與才幹。我特地採訪了幾位同窗,請他們談談自己對學習,對事業,對人生等的一些想法,錄此以饗讀者。

科莉麗亞·蒂爾尼來自新澤西州,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與俄國研究系。大學時期曾到蘇聯學習,並擔任過美國國會議員助理。來哈佛經理學院前曾在紐約利曼投資銀行任金融分析員。曾兩度當選為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區共和黨委員會委員。愛好打網球,攝影和旅行。一九八五年級哈佛工商管理碩士。經理學院女子足球俱樂部隊長。

“我一直想進哈佛,哈佛的名氣很吸引人。我家裡都是搞金融的,我到利曼投資銀行工作後對工商界發生了興趣。我之決定到經理學院來,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哥哥也是這裡畢業的。對於一個女子來說,要進入工商界沒有學位很困難。

“我對經理學院的評價很高,人才是哈佛最寶貴的財富。哈佛是美國最優秀的人才萃集之地,在這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我不願到別的管理學校,只有斯但福大學除外。我來哈佛的另一個原因是我一向害羞,不敢當著許多人的面發言,可是哈佛強迫我們發言,評分也取決於上課發言,這就給了我一個鍛鍊的好機會。

“經理學院充滿著激烈的競爭氣氛。由於女生從小受到的教育沒有培養她們的競爭能力,哈佛的女生人數又不多,所以她們害怕。一部分女同學索性利用自己是女生設法佔便宜,一部分女同學又矯枉過正,闖勁太足。

“我愛好運動,參加運動能發洩內心的攻擊欲和挫折感。你運動好,男同學尊敬你,自己也感到驕傲,課堂上的競爭同運動場上的競爭差不多。學會應付比賽時的壓力就能頂注學習上遭受到挫折,或者分數不夠理想時的情緒波動,到談判桌上也能沉住氣。所以愛好運動使我能比較容易地對付男於的世界。經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