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學生的語言、數學和推斑能力。該測試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行五次。哈佛學生的GMAT 平均分數在六五○分左右。
從一九八六年起,哈佛決定不再要求或接受GMAT 分數了,更注重學生入學前的實際工作經驗。
填寫哈佛經理學院二十一頁之多的入學申請表,頗像寫自傳,在洋洋數① 歌德(1749—1832),德國詩人、劇作家、思想家。青年時為狂飆運動的主要人物,後擔任魏瑪公爵樞密顧問。名作有《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等。所作抒情詩為德國詩歌的瑰寶。
②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全名為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一譯哈佛商學院,或哈佛管理學院。本書譯為哈佛經理學院。較切合原義。
③ 加爾佈雷思(1908─ ),美國經濟學家、作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肯尼迪總統顧問,美國駐印度大使等職。為自由派學者。著有《富裕的社會》、(新工業國家)等學術專著和普及讀物。
千言的九篇文章裡,除回答一般性的問題外,學生必須陳述入學動機,剖析自己的優缺點,列舉興趣嗜好,還要說出自己三項突出的成就及其原因。別具一格的是,入學申請還要求學生舉例說明親身經歷過的道德困境。此外,熟悉學生學習和工作情況的人士要向哈佛出具三封推薦信。
申請哈佛者何其多也,而錄取額卻不增加。哈佛經理學院開宗明義的使命便是培養具有領導才幹的總經理式的人才。世界上不需要許多總經理,真正的經理之才也不可能有那麼多。因此,固定錄取率也就不難理解了。哈佛聲稱不存在典型的哈佛工商管理碩士,故也沒有絕對的錄取標準。最好是由學生自己決定是否是經理之才。
一九八三年一月在我寄出厚厚一大包申請材料之後的兩個月,哈佛經理學院招生委員會主任來了一封簡短的信:
我榮幸地通知你,招生委員會己表決透過,決定錄取你入學。??
一九八三年夏,我結束了在英國三年的求學,來到了美國。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的學府。哈佛所在地坎布里奇與英國的劍橋是同一英文字。我去過劍橋,那兒有綠草如茵的河岸,優美寧靜的校園,古風盎然的建築,世界聞名的男童唱詩班,和一條被中國詩人徐志摩稱之為充滿靈性的河。
來到哈佛廣場,卻別有一番氣象。所謂廣場,其實只是一個十字路口。
那天正逢星期日,廣場上行人熙攘,車水馬龍。在哈佛合作商店門口,扭姿作態的業餘藝術家正在表演搖滾樂,彩發蓬鬆的“崩族”大大方方地招搖過市,披掛袈裟的僧侶正在散發宣傳素食的小冊子。地鐵的這一邊,打著赤腳的女孩坐在冰淇淋店外的桌旁享口福,反霍梅尼的伊朗人權運動成員擺著攤子請同情者在抗議書上簽名,還有一群人圍著一個能在裝水的杯子上敲出樂曲的演奏家。真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令我目不暇接。
我真的到了哈佛嗎?
從哈佛廣場沿肯尼迪街走去,經過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和安德生橋,便到了查爾斯河南岸,也就是位於波士頓這一邊的哈佛經理學院所在地。
這兒,綠樹掩映,草地如茵,百卉芳菲,水波盪漾。有人在亭院裡悠閒地喝著咖啡,松鼠在樹叢中專心玩耍。軒敞莊嚴的貝克圖書館俯視波光粼粼的河面。以圖書館為中心,前面左右兩方對稱地豎立著學生宿舍和各系辦公樓。
招生委員會設在圖書館左側的摩根樓,奧爾裡奇教學樓則位於其右。整修一新的克萊斯奇餐廳樓位於校園大道的終端。校內有書店、保健室、運動場、郵局、小酒吧、小賣部、旅行社,一切日常生活的需要,足不出校門,都可以得到滿足。
貝克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商圖書館,藏書五十萬冊,另有三十二萬張縮微照片,八千多捲縮微膠捲,六千五百種常用的專業書和近期雜誌。
經理學院是一個自成一統的世界。
星期天的下午,校園令人欣慰地幽靜。這兒遠離塵囂,與哈佛廣場相比,彷彿是另一世界。這種差別,大概就不僅僅是地理上的了。新生正在陸續報到。哈佛經理學院一九八三年學費為九千美元,一九八四年增至一萬美元。
在哈佛學習兩年的費用共需四萬美元。但是由於經濟原因不來入學的卻絕無僅有。教育,特別是哈沸的教育,是一種金不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