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的行為。朱維衡聽了猶如初夢方醒,怎麼過去就沒想到過這點呢?於是朱維衡向倪醫生講他對中醫的感受。倪醫生聽了很高興,邀請朱維衡寫一篇文章,登在他的網站上。很快,朱維衡寫了一篇《一個電機工作者談中醫理論》的文章發給他,他立刻將其登在他那網站上,並加上他寫的《我的感言》。
倪醫生的診所位於佛州奧蘭多的一個島上,獨立一個大院,完全是中國古老大四合院式的房屋建築,每座平房有一個雅緻名字。內外都有中國古老擺設和裝飾品,還種了中國荔枝,桂元等中國果樹,大門外插有中美國旗,體現他所說的,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來美國是為了發揚國威。他博覽群書,古今中外,文化底蘊根基深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多才多藝,酷愛音樂,能玩樂器,與人談話,風趣熱情,治病救人,赤子之心,溢於言表。他的工作人員和學生,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檔案資料,有中文也有英文;他的病人,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朱維衡和M在診所不長的時間內,就有好幾位預約好的中外病人前來求治。他設立網站,傳播臨床經驗,公開診療日誌,宣示治療效果,發表醫療見解,真是活生生的教材。當今癌症、愛滋病、非典、禽流感等病談虎色變,倪醫生用經方方劑完全能夠治好,他在禽流感流行期間,免費供治,如果無效,傳真給他,他一定答覆,教你如何煮大青龍湯,養雞場感染此病,用此方也能治療,不必大量宰殺。
倪醫生贊成中西醫結合,不過不是現在多數醫院推行的,西醫為主,中醫只是輔助性的角色,只在康復期中起調養作用,他主張的是完全由中醫診治,西醫只配合驗血等輔助性工作,中西醫最應該結合的,是西藥研究人員與真能醫好病的中醫合作,共同研究中藥的改進工作。
他的網站()內容豐富,包羅永珍,將他的心得公諸於眾,讓大家受益,著有專題論述三百多篇,其中包括漢唐成藥說明幾十種,中文解說一百多篇,還有“倪海廈醫師大陸後援會()”,和“美國漢唐中醫臺灣後援會()的內容。看了他網站上的醫療記錄,許多癌病患者,從死亡線上被他救回來,其他各種疑難雜症,無不藥到病除,他的針灸醫術,也真神奇而令人欽佩!再看他寫的論述,知道他數十年潛心研究中醫,不交際,不旅遊,不參加Praty,全心全意為恢復祖國五千年文化中最珍貴的精華——中醫正統理論的光輝而奮鬥。他每天開診非常忙碌,還要犧牲自己的時間開班講課,培養青年接班人,出版著作和光碟,廣泛傳播他獨到的中醫理論,立志要用真正的中國古老中醫傳統醫術救世濟人,不惜與欺世害人的冒牌醫生和西藥廠老闆作鬥爭,這種為拯救人類生命而貢獻自己一切的偉大胸懷,決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 想看書來
(42)往事不會如煙
(42)往事不會如煙
朱維衡放下手裡老同事顧國彪寄來的《磁浮交通》學刊,復又坐到躺椅上。此時,朱維衡的耳邊已經聆聽不到屋外海濤的拍擊聲。冥冥之中,許許多多的住事今事在腦海裡出現,交替著,翻騰著。
朱維衡一九八七年從中科院電工所二室退休後,接他班的是顧國彪。因為他艱苦奮鬥四十年,堅持不懈地進行蒸發冷卻發電機的研製,在一九九七年當選為工程院院士。他從二室主任崗位退下來後,接他班的是徐善剛。徐到退休年齡了,接他班的是金能強。金能強也到退休年齡了,接他班的是後來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博士溫旭輝。徐善剛退休後,被聘為上海磁浮列車研究中心高階顧問,兼任供電系統組組長。金能強退下來後,被聘為國家科技部磁浮辦公室高階顧問,同時仍在電工所領導著一班人在進行磁浮列車研究工作。記得二OO二年回所看時,新建的八層大樓後面附上的三個大實驗室,分別是電動汽車,磁浮列車和蒸發冷卻實驗室,都是原來二室的任務。漂亮、完善的設施,真是“鳥槍換炮”了。朱維衡在電工所時,二室能分到的經費總是比較少的,大頭是研究磁流體發電的一室和研究超導磁體的四室。
顧國彪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朱維衡是百分之百認為完全合格的,因為他1958年從清華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電工所後,一直沒有離開過蒸發冷卻這個課題,歷經技術、經費、認可、信心等各種難關,克服理論、實踐、材料、加工等技術本身方面的種種困難,面臨經費不足的窘境。好不容易試製出來,卻不能被學術界所認可。覺得這樣好的前瞻性創新大項,已經做出了許多可喜的單項試驗成果,完全應該堅持下去,可是我們本所的領導就不支援,認為不如磁流體發電和超導磁體重要,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