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於是,令開封尹劉銖緊守四門,由聶文進點起五百羽林軍護駕,熱熱鬧鬧的擺駕到軍前督戰去了。

駕到河岸,只見北岸那邊黃塵遮天,殺聲動地,十分熱鬧。南岸這邊冷冷清清,不見一兵一卒,覺得十分奇怪。便問聶文進:“這是怎麼回事?咱們的人呢?那吳虔裕的人馬哪兒去了?”

聶文進奏道:“我軍不在南岸,定必是吳虔裕也過江殲敵去了。陛下且請登高瞭望,待臣派出探子徵察看看,便知端的。”

於是,一面令羽林軍護駕登上高阜瞭望,一面派幾個探哨,一個向東打探侯益一軍情況,一個過江打探慕容彥超一軍情況……

說到慕容彥超與趙匡胤在北岸的戰況,在這裡咱們得趕快向讀者介紹了。真是不說不知道,說了嚇你一大跳。慕容彥超帶的這支是羽林軍,原來出自先帝劉知遠麾下,也確是一支過得硬的隊伍。而慕容彥超身邊的四驍將,三百親兵,哪更是從晉陽開始就跟著慕容彥超摸爬滾打闖過來的子弟兵,是死心塌地跟著乾的。所以,見主將拼命衝殺,他們也不要命的護著主將拼命鏖戰,儘管趙匡胤與兩位公子輪番衝擊,但被對方四驍騎苦苦相纏,一時之間,難分高下。金墜兒見了,心生一計,閃身躲在旗影之下,覷空取出梅花弓,搭上燕尾箭,描著哪慕容彥超,一箭射去。恰恰那慕容彥超正與趙匡胤鬥到火辣辣之處,趙匡胤一棒迎頭打來,慕容彥超橫刀架開,躍馬舉刀劈向匡胤之際,金墜兒的燕尾箭卻射到他那馬頭上去了。那戰馬中箭,一個趔趄把慕容彥超掀翻地上。十兄弟等見了,一湧而上,就要擒拿。慕容軍中的親兵驍騎,也半點不含糊,沒命的衝上前去搶救。雙方糾纏在一起,廝殺了一番,終究還是讓他們把慕容彥超救出了重圍。這時,探報也傳來訊息:西邊的侯益投降了。南邊的吳虔裕開溜了。慕容彥超聽了,恍如晴天霹靂,驚得一時沒了主意,心無主宰,方寸大亂,只得領著人馬,頭也不回的也跑回鄆州去了。

趙匡胤麾下兵將見了,連忙趕著就追。匡胤見了,忙傳令:“窮寇莫追。”約住眾人,又傳話道:“大帥有令,咱們的目的是進汴京,見皇上,辨是非,清君側,不能妄殺無辜。大家別追了,咱們渡河進京要緊……”

眾將聽了,這才各各整齊隊伍,渡河而去。

且說河岸那邊那位駕臨陣前督戰的皇帝劉承祐,還正在哪兒憑高遠眺呢。忽見北岸那邊人馬蜂擁而來,忙問左右,這是誰的人馬。

那兩位蘇丞相看了一陣子,也看不出個究竟。蘇禹珪道:“從北岸回來的,不是慕容將軍的就是吳大人的,除了他們,也就沒有其他人的了……”

蘇逢吉道:“既是如此,,就請皇上稍憩片時,待他們到來後,聽聽軍情如何……”

正說間,聶文進派出的幾路探子,都失魂落魄,連爬帶滾的先後回來報道……

……皇上派到這兒當後援的吳大人並沒渡河去援慕容將軍。他帶著人馬,一直往東跑去,據說是回了鄭州……

……西路的侯大人的軍隊,並沒有和叛軍交鋒。他們渡河過去後,立即就投降了,叛軍現已渡河,正向這邊殺來……

……北岸的慕容將軍敵不過趙匡胤,險些被擒,他帶著人馬往泰寧方向跑了。現在渡河的都是叛軍……

皇上和身邊這一群人,都嚇的像炸了的湯鍋,全亂套了。騎馬的趕著馬往城裡跑,沒馬騎的放開雙腿也往城裡跑,聶文進帶著幾個親兵也往城裡跑,誰也管不了誰了。還算是蘇逢吉,蘇禹珪,閻進卿,後匡贊,郭永明他們幾個,跟著皇帝都一塊兒策馬跑到汴京城下,只見城門緊閉,城上亂箭齊發,不敢靠前,只得遠遠的高叫開門。

原來劉銖早就下令,不明身份的人,一律不準接近城池。哪些守城計程車兵見一群亂兵直奔城門而來,故而收起吊橋,關門放箭。

眾大臣無法,只得高叫:“快開城們,這是皇上回來了!”

但是,距離太遠了,來人沒有旗號,看人也看不清,聽聲也聽不清,城上依舊把箭亂射下來,早有幾個羽林軍中箭倒在地下……

嚇得皇帝大臣一眾人等忙往後退,正在手足失措之際,忽地後面計程車兵一齊發喊:“叛軍殺上來了!”

眾人聽了,嚇的四散奔逃。誰也顧不得誰了。失魂落魄的皇上只得跟著他們往人村裡跑,往民居里鑽……

緊跟著追上來的是郭從義的軍隊,他們聽了王峻的話:拿下汴京可以有十天大發洋財的機會,因此,城外的事誰都不管了,誰都想搶先入城,大撈一把。

守城士兵見城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