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剩餘的部分,僅此而已。
但是,隨著經濟變得更加複雜,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再那麼直接,而且很難說得清楚。經濟學是作為一門社會科學誕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釋經濟活動中的複雜關係。最初經濟學家被稱為“政治經濟學家”,因為他們認識到了政治和經濟之間是存在緊密聯絡的。他們開始將歐洲經濟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化過程中工作、社會生產、價值和經濟增長的一些特徵加以理論化。
第一個有記載的經濟學派是重商主義學派,該學派誕生於17世紀的英國。那時,正值大英帝國經濟實力日益強大,因此他們的理論主要強調國際貿易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足為奇了。特別是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國家存在大量的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出口大於進口),那麼這個國家的財富將會增長。重商主義者也極力倡導要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部分原因是為了加強對殖民地的統治,從而進一步推動貿易順差的擴大。即使在今天,重商主義的精神仍然存在於(形式有所改變)現在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理論中——例如最近幾年亞洲工業化國家便是採用這種形式。
一百年後,在英吉利海峽對面,一群被稱為重農主義的法國思想家開始用另外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研究經濟學——這種方法也存在於現代經濟學中。他們主要關注農業和非農產業之間的關係(如早期的技工和作坊),同時也關注資金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流動狀況。那些重農主義者將現金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流動比作血液在人體內的流動;的確是這樣的,因為最有名的重農主義者是法國國王的一名醫生,他的名字叫弗朗索瓦·魁奈。由於他們在早期對不同部門之間經濟關係的努力探索,為現代貨幣流通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