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和鬥爭。這一矛盾和鬥爭,將決定中國的發展前途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中共認為,新民主主義經濟是一種過渡性質的經濟,所需時間要比東歐、中歐各社會主義國家長得多。

很顯然,新中國的前途已經確定無疑:社會主義。這是大方向,是根本的、不可動搖的,但是,中國的現狀要求走一段獨特的新民主主義的道路,而且是長期的。這實際上就是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準備充分的條件。而這也是中國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因為小商品經濟佔絕對優勢,而這一經濟成分是滋生資本主義的溫床,因此,引導小商品經濟走合作化之路是保證社會主義方向的重要舉措,而這也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

劉少奇所提的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方針仍然是大框架,仍然是一個總體的設計規劃,沒有更為具體的、完備的政策和方針。因此,在提綱中,劉少奇列舉了一些需要向蘇聯方面吸取經驗並需要蘇聯方面指導的、中共亟待解決的問題:完備的經濟方針和經濟計劃;幹部學習並管理經濟;全國性的統一領導經濟建設的機關等等一系列問題。

秘密訪蘇出發前,中共中央已從香山移駐中南海——新中國的政治中心。

出發頭一天晚上,毛澤東又同劉少奇徹夜長談。

談話的內容,迄今沒有任何的材料透露,世人也不得而知。

但是,不外是自1948年9月會議以來中共對新中國一系列問題的規劃和構想。

同時,雙方如何處理兩黨、兩國的關係?劉少奇這次秘密訪蘇為後來毛澤東、周恩來訪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確定中蘇間戰略性的親密無間的兄弟友邦關係,奠定了基礎,作了開路先鋒。

而這一切,都需要向斯大林及蘇共中央彙報並取得意見和建議,甚至“指示”。

“學生”向“先生”請教,“兄弟”向“老大哥”取經,在中共領導人看來,是必須的,是必要的。

1949年6月下旬,一架當時的王牌道格拉斯飛機在朝鮮萬米高空時高時低地飛行。

飛機上,乘坐的是中共中央代表團,擔負著赴蘇聯進行秘密訪問的任務。

代表團成員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劉少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東北局書記高崗,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東北局宣傳部代部長兼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王稼祥,另外還有鄧力群、師哲、戈寶權、徐介藩。

同機的是陪同中共代表團的蘇聯鐵道部副部長柯瓦廖夫、蘇聯駐華使館參贊費德林等。6月21日,劉少奇、王稼祥從北平清華園火車站出發北上,抵達瀋陽後同高崗會合,然後抵達大連,從大連乘機前往蘇聯。由於當時戰爭尚未結束,為防不測,飛機繞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上空飛往蘇聯。6月26日,劉少奇一行抵達莫斯科,入住莫斯科奧斯特洛夫斯卡亞大街8號公寓。

這是一座沙皇時代的建築,是當時的一位大資本家為著名的女歌唱家建造的豪宅,十月革命後成為蘇共中央的招待所。在這裡,只接待中國、朝鮮黨的高階領導人。

為迎接中共代表團,蘇共方面也是煞費苦心,由於是秘密訪問,一切都還暫時不能公開。因此,代表團的住處、生活、參觀遊覽、會見、會談,及其他的一些活動,都由蘇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負責安排,而代表團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同國內的通訊聯絡,均由蘇聯方面的軍事情報部門負責。因為,劉少奇一行雖然是中共代表團,實際上是履行毛澤東未能成行的訪問蘇聯的任務,是作為斯大林的客人來的,所以只有斯大林一人才有權力同中共代表團談實質性的問題,甚至一些具有影響性的問題,其他的蘇共中央領導人都不能插手,也不敢過問。

身份的特殊性,訪問的特殊性,會談內容的特殊性,構成了劉少奇這次秘密訪蘇的特點。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劉少奇秘訪莫斯科——取經(4)

依然是紅場,依然是克里姆林宮,風物依然,人已變。當真是“物是人非”。

真可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少奇這是第三次到蘇聯了。1921年到蘇聯是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並在這裡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帶領中國工會代表團赴蘇參加赤色職工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因堅持正確主張而被戴上“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

現在,劉少奇再次來到莫斯科,卻是以中共中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