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成為負值,新的機制又跟不上,“人災”就會興風作浪,打破企業寧靜和諧的局面,給企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實際上,人的可變性和可塑性都非常大,企業的組織制度、工作環境、領導風格、上下關係、文化理念都會對員工產生直接的影響。對一個企業來講,完全可以做到需要什麼樣的人,就引進什麼樣的人、培養什麼樣的人、塑造什麼樣的人。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生產產品,還要生產人。

企業要生產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關係企業發展戰略和百年大計的重大問題。我們都知道,人是最複雜的高階動物,怎麼生產呢?其實很簡單:第一,企業有清晰的用人標準;第二,企業有完整的引進、培養、考核、淘汰的機制;第三,企業有健康的文化主體。只要有了這幾樣東西——當然前提是不要作為擺設,而是真正能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可以肯定地說,“人在”一定不會再東張西望了,而且一定會努力找活幹;“人災”也沒有活動的空間了,當然,除非他打定主意想成為人渣——被企業掃地出門。

和諧是企業的願望,也是員工的願望;和諧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員工開心工作的精神基礎。優秀的企業一定會讓她的文化演奏出月光下的小夜曲,而不會讓她的員工聽見刺耳的噪聲。

上善若水,水者何形?無形之水可應萬狀之皿,無爭之水能為百穀之王,無為之水滋養世間萬物。水幾於道。管理之法如同水,順勢而為,應變而變,是為權變管理。

——作者

→虹→橋→書→吧→。

第47節:法無定法

法無定法

中國走過了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印證了一句俗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三十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僵化的計劃經濟邁向了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從單一的國有經濟體制發展為豐富多彩的多元經濟體系,從封閉的內陸經濟跨入開放的世界經濟。在這一史無前例的大變革中,中國從一個隨風漂盪的湖中小船,演變為一艘市場經濟海洋中的巨輪戰艦。三十年來,中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從理念、方式到手段、方法都在不斷地演進,艱難地適應著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多企業脫穎而出、高速成長、發展壯大,但是也有很多企業風光一時、曇花一現。於是,理論家們為了找到使得基業長青的靈丹妙藥,煞費苦心,不斷向社會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成果:《 戰略決定成敗 》、《 思路決定成敗 》、《 定位決定成敗 》、《 意志決定成敗 》、《 習慣決定成敗 》、《 態度決定成敗 》、《 細節決定成敗 》等,讓人耳目一新、眼花繚亂。但是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如果認真讀了並相信這些成果,那可能會出現縮手縮腳的後遺症。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管理專家們的這些成果有一個共同特點——聚焦於某一管理要素,採取區域性放大的方法,為了讓成果能產生振聾發聵的轟動效應,硬是把一個要素提升到了“決定成敗”的層次。 於是在中國出版史上出現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奇事——《 ××決定成敗 》的專著,像火車一樣排著長隊衝向市場。

到底什麼決定成敗?普通的讀者懵了,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傻了。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歷史性的鉅變,作為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企業,應當走什麼樣的發展之路,企業應當怎麼樣來管理?不論企業家還是經營管理者都有非常多的問題和困惑。我們的管理專家們應當高屋建瓴、統攬全域性,拿出能夠引導和幫助企業管理者走出困境的研究成果。如果盲人摸象似的把區域性當整體,並硬打上“決定成敗”的標籤,只會讓那些本身就比較迷茫的管理者更加找不到北。

中國的企業到底應當走什麼樣的發展之路呢?企業經營管理應當選擇什麼樣的模式和方法?這絕不是“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麼簡單。胡言亂語不僅害人,也會害己。在佛教的禪宗史上有一個案例,也許對我們討論的這一話題有所啟示:

相傳唐朝的百丈和尚每次說法的時候,有一位老人常跟隨大眾聽法,眾人離開,老人亦離開。忽然有一天老人沒有離開,立於百丈禪師身旁。禪師問道:“面前站立的是什麼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過去迦葉佛時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雲遊僧人問:‘道行很高的人還會不會落入因果法則呢?’我回答說:‘不落因果。’就因為回答錯了,我被罰變成狐狸身而輪迴五百世。現在請和尚開導,使我能脫離野狐身。”

百丈禪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