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苦著臉道:“這是聖旨啊!除非有官家的放行聖旨,不管是誰,一律不準放行,否則,誅殺全家!”
葉知秋道:“我已經找到了防治天花的流感瘟疫的辦法!我要立即趕往京城稟報官家,馬上採取措施。撲滅瘟疫,耽誤不得啊!”
那知府只是拱手搖頭,道:“國舅爺請恕罪,卑職只能把國舅爺的話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稟報官家,如果官家下旨放行,卑職才敢放行啊!”
葉知秋氣不打一處來。心想這一來一回,不知又要多少天。可是不管怎麼軟磨硬泡,那知府就是不肯放行。只拿聖旨來搪塞。
葉知秋低聲跟孫永虎他們商量。事到如今,只能翻山越嶺,突破封鎖線。強行過關了。只是,要翻山越嶺,就不可能攜帶大量的糧食,也不可能帶馬。而在宋朝,馬匹非常緊俏,基本上都是軍隊和官府才有。市場上幾乎找不到馬匹。毛驢又太慢了。而過去之後,總不能找衡州府知府要贊助。必須想個辦法弄到馬才行。
想到這,葉知秋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人,他穿越過來之後孫家的那個姐姐孫永珍。她當時為了逃脫孫家的滅頂之災。遠嫁到了這衡州府。何不找他幫忙?
葉知秋立即縱馬上前,高聲說了,自己的姐姐孫永珍嫁到了衡州府推官張大人家,好久沒有見到,請來一見。
那知府只要葉知秋不為難他們強行要求進城。別的都好說。人家姐弟相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趕緊讓人去請。
趁這工夫,葉知秋匆匆寫了一封簡訊。綁在一支折了箭頭的箭上。
過了沒多久,孫永珍和丈夫來到城樓之上。孫永珍見到弟弟,還沒說話,就已經泣不成聲。
葉知秋簡單問了孫永珍在張家的情況。都很不錯,他丈夫看樣子對她也很體貼,不停討好葉知秋。
範妙菡也上前與孫永珍相見,也都流淚了。
葉知說了他們不能進城的事情,只能返回南面去。又高聲道:“我有些家事,不方便在這裡說,寫在信上了,你拿回去看。”
說罷,讓孫永虎把那封信射上城樓。
衡州府知府心想,聖旨只是不讓人經過,沒有說不準傳遞信件。所以也沒有阻攔。
孫永珍拿到信,也不馬上看,卻讓葉知秋稍等,叫守城官拿來紙筆,提筆寫了幾個字。她丈夫見他們姐弟寫信,也不方便觀看,便走幾步。
孫永珍寫好,依舊用那折斷箭頭的箭射回給了葉知秋。
葉知秋拆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西邊七十里鷹嘴嶺”幾個字。
葉知秋見這沒頭沒腦的話,不由一愣,隨即便猜到了,姐姐的公公是衙門推官,參與佈防,所以知道整個佈防情況。姐姐或許從她公公那裡知道的佈防的重點和弱點。那她這封信上的地點,應該就是佈防薄弱之處。孫永珍在告訴他們該從哪裡過封鎖線。
葉知秋欣喜地朝姐姐揮揮手,道:“我知道了!你多保重!”
他們撥轉馬頭,離開了衡州府。然後讓理山府的兵士回去,把所有的馬和糧食都帶回去,只留下了一些乾糧。他們則找了一個當地嚮導,步行前往鷹嘴嶺。
這鷹嘴嶺果然險峻,而且非常偏僻,他們花了一整天的工夫,這才爬到山頂。透過仔細觀察,發現只有山腰處有一個官兵的檢查哨。山顛則沒有。於是放心大膽地翻越山嶺,透過了封鎖線。
隨後,他們找了一個當地的嚮導,帶著他們來到了衡陽城外的十里長亭。
這裡,孫永珍已經等了他們兩天了。
原來,葉知秋給她的那封信,就是她在這裡等候自己,並且,把他們需要的馬匹準備好。當然,給他們準備的馬匹不是軍馬或者官馬,而是出租的馬車。孫永珍出嫁的時候,孫家為了避免家財被抄沒,給了孫永珍豐厚的陪嫁,所以自己掏腰包,僱了十幾輛大車,把葉知秋他們送到京城汴梁。並準備了充足的乾糧。
葉知秋說服了姐姐和姐夫種痘預防天花,並給他們留下了治療流感瘟疫的處方。
後來,孫永珍夫妻靠著種痘和這個處方,不僅躲過了瘟疫,還給不少瘟疫病人治病,活命無數。成為當地有名的女神醫。
葉知秋他們日夜兼程趕往東京汴梁。
這天,葉知秋他們來到賀州的一個小鎮,人和馬都已經到了極度睏乏的地步,只能在這裡修整一晚。
當晚,他們住在一個已經逃得空無一人的客棧裡。整個集鎮都看不到什麼人。所以他們沒有安排值班,只是把房門鎖上了。讓大家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