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己話兒。”
林夫人便說了些家鄉之事,聽得王妃感慨萬千。
王妃也一一向林夫人細說京城各族近況。
原來本朝除卻忠義親王,忠順親王兩位親王,東平,南安,西寧,北靜四位郡王,另封了鎮國公,理國公,齊國公,治國公,修國公,繕國公,寧國公,榮國公八公及八侯忠靖侯,平原侯,定城侯,襄陽侯,景田侯等等不一一細表。餘者有錦鄉伯韓家,神武將軍馮家,陳家,衛家等等。其中北靜王功高,除兩位親王是鐵帽子王,聖上親賜了北靜王世襲罔替的恩封。
王妃正不知這許多人家要從哪一家的女孩兒說起,下人來回派何人去給榮國公家下史夫人下帖子,原來這寧榮二公與北靜王當日是共過難的,交情非比尋常。王妃便笑說:“我正愁沒個女兒可跟你結親家,可巧明日有個有女兒的人家來府裡做客,這家小姐乃榮國公賈家史夫人的嫡女,名喚賈敏,生的天仙兒似的,相貌自不必說了,可喜她為人行事無一不是大家風範。明日引你見上一見便知。”
林夫人打趣道:“你雖現下沒有女兒,你家王爺寵妻之名可是天下皆知,聽說全京城的權貴們就獨北靜王府沒有側妃,連妾室也無。說不定什麼時候王府又要添位小郡主呢!”
王妃又笑又罵:“沒句正經話!都三十多的人了,放在別人連孫子都快有了,還生呢!”又紅了眼圈:“倒是王爺對我是極好的,想我嫁進來十餘年一直未有子嗣,別說聖上和母妃勸他娶個側妃,連我都勸他。誰知他竟是個倔脾氣,固是不願,說什麼不是我為他生的,寧願絕後。佛祖保佑,前兩年終於如願,老來得子。”
林夫人聽了,心裡百般滋味,想自家老爺雖不像別的世家子弟通房姬妾一大堆,卻不像北靜王那般痴情。便說:“這可是刺我們這些人的心呢!誰都知道您北靜王妃御夫有術,不必再一一炫耀啦!”
兩人說說笑笑,議定了明日之事。
第二日賈府赴邀,林夫人來見了賈敏,果然如北靜王妃所說。
林夫人當晚便修書一封與林老爺說了此事,林老爺回信也無異議。
北靜王妃自告奮勇要撮成此事,便在史夫人面前一力擔保如海人品,又說了林家許多好話。史夫人不捨女兒遠嫁,但京城之中,誰家不是盤根錯節,不如林家人口簡單,女兒嫁過去也不會吃虧。便也同意了。
話說這林如海果然透過了會試,得了進士功名。林家第二日便到賈家下了聘禮。待到殿試下來,聖上欽點了如海探花,林賈二府便商量著把婚事也辦了。
☆、第三回林如海重病入膏肓林黛玉捨命救慈父
話說這林如海娶得嬌妻,心中也自是歡喜。不想兩年內父母相繼染病去世,著實悲傷了好幾年,幸而第四年上得了一女,取名林黛玉,生得粉妝玉琢,可惜體弱不堪。又過兩年,得了一子,也生得病弱,到三歲上一病沒了。夫妻倆便將黛玉假充兒子教養,如海得空便親自教女。誰知沒過幾年,賈敏也一病撒手去了,留下父女二人。
如海日日沉浸在對亡妻的追思之中,遣散了僅有的幾個侍妾,又將黛玉送往外祖家中,自己獨留在揚州任上。
話說黛玉到了賈家,外祖母憐她母親早逝,萬般寵愛,姊妹們又極和氣,更有寶玉一處玩耍,日子倒也隨順。誰知又來了個寶釵,最會做人,又有金玉一說。黛玉心裡便不齒:什麼窮酸和尚,自己到處化緣,倒是有閒錢送你一大塊金鎖,也有人信。便常常與寶玉耍小性兒,試他心意。誰知寶玉每常不敢以真心相待,只是兩處周旋。黛玉心裡有氣,常常思念亡母,又常常想念遠在揚州的父親,不免眼淚長流。
這一日突然收到家書,原來林如海病重,打發人來接黛玉回去一見。
寶玉雖萬般不願黛玉離去,奈何父女之情不可阻攔。賈母命賈璉送黛玉去揚州,再把她帶回來。
話說黛玉一路煎心到了揚州,直奔林府。及見到父親,已是病入膏肓,瘦得一把骨頭。反倒父親一味相勸,叫她莫要傷心,又打發人安置了賈璉。如海見黛玉哭得昏天黑地,心中也不忍就此撒手西去,留下她一人孤苦伶仃,便溫言道:“為父今日見了乖女,自覺心下鬆快不少,可快別哭,小心哭壞了眼睛,回頭為父心疼。”黛玉聞言,倒不好招父親難過,才好不容易止了哭。
到了晚間,伺候父親睡下,黛玉便扶著紫鵑到了家中小佛堂。原來賈敏自幼兒早夭,便設了這個小佛堂,初一十五吃齋唸佛。
黛玉點上香,心中默唸:“佛祖慈悲,若得父親福壽安康,黛玉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