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時養精蓄銳一番。等抵橫濱後,眾人大約已恢復元氣。 不愧是個船具商,就在廣島丸尚停泊外海等待進港之際,陳清已經搭著小船巧妙地橫靠至本船之旁。

“陳先生來了。”

服務生前去呼叫孫文等人。

船一離開香港,服務生便脫掉了那頂附一條假辮子的帽子。即將登岸,他早就從行李中取出鴨舌帽。

不等服務生來喊,孫文等三人全部已經現身甲板之上。陳清是參加過廣州起義的同志。

“承蒙陳先生多方費心,在此深表謝意!”

孫文代表一行致謝。

“簽約之後,滿仔漸漸變多了。現在跟孫先生之前來此的情況大不相同,還請小心才好!”

陳清說道。

“滿仔”指滿洲人的輕蔑語。仔表“小”之意,含有“……小鬼”的語氣。

簽約指的是日清的和談條約,日期是今年的四月十七日。在交戰期間,公使、領事等的外交官皆調回國內。前一次孫文來到是今年的一月,大清國的外交官未留半人。

現已簽完條約,外交官又返回駐地。“滿仔”不僅指滿洲人,還包括在清朝為官的漢人也皆在列。

先前因無外交官在此,大可盡情辱罵政府。返回日本的非僅外交官,連頻繁進出的偵探也開始蠢蠢欲動。因此,陳清才事先對孫文等人提出警告,跟先前來此的情況大不相同,務必小心注意才好。

新任駐日公使是裕庚。此號人物是漢軍旗人,即身為漢人卻享有旗人(滿洲人)的待遇。在清軍進入山海關統治全國之前,東北地區已有一些投效大清的漢人子孫。

從廣島丸下船後,孫文等人在碼頭會見了譚有發這名男子。其實今年年初孫文在船上見到陳清時便受引介見過譚有發。譚氏在橫濱經營一間名為“均昌”的洋服店,以敢說大話而知名。

先前受孫文“請代為介紹連皇帝老子也不怕的人”之託,陳清方打算引介沒辮子的馮鏡如與譚有發二人。

不留辮子擺明著就是要造反。經營洋服店的譚氏雖留辮子,但卻敢像無賴般說大話。

——現今是滿人當皇帝,但這個國家以漢人居多,應該推漢人當皇帝。

此一立論讓他博得“譚皇帝”的綽號。此人是個無可挑剔的好人。

前次未見到馮鏡如,但孫文卻見到了譚皇帝。因而他跟譚氏久別敘舊情一番。

“那就前往馮先生的店吧!馮先生當皇帝略嫌器量不足,可惜啊!……依我看,孫先生較有希望。原本馮先生若和他弟弟合起來,倒也還過得去。”

皇帝評論家譚有發說道。

陳清與譚有發引導孫文一行前往馮鏡如經營的文經印刷店。地址是山下町五十三番地。

孫文和馮鏡如雖是初次見面,但彼此已從陳清處耳聞過對方之事。孫文在夏威夷製成的革命檔案和興中會的會規在今年的一月就已被橫濱的眾人閱讀過。

馮鏡如和其弟馮紫珊、陳清、譚有發等人也商量過要合組一個像興中會這樣的組織。

“我和你一見如故。從陳清先生處聽過許多關於你的事。總之,你能讓那男人自動去參加廣州起義,絕非僅憑一股熱情而已。在下佩服之至!”

馮鏡如握住孫文的手,熱情地說道。

“該佩服的人是我。”孫文說道——“你的頭上豈非沒有辮子?辮子是屈辱的標記。我現在就要剪掉辮子。”

孫文的手中握著購自香港的那把剪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亡命之客(2)

孫文等人借宿在文經印刷店的二樓。

各地皆有同志,但同志的度量各異。被稱為四大寇的幾名夥伴是最相知的同志,但彼此侃侃而談互批議論,意見未必皆相同。

“譚先生似乎只要將滿仔換成漢人便可了事。至於推翻清朝後,帝制該如何處理好像不是問題。這就傷腦筋了!”

在印刷店的二樓,鄭士良說道。

“你先別急!只要贊成討滿,豈非就已是夥伴?”

孫文如此說道,試著安撫悵然的鄭士良。

“剪掉辮子的馮先生對未來有何想法也尚未可知。咱們也不好說今後該如何如何。畢竟咱們此時是亡命之客,他們則是東道主。”

陳少白說道。

“我們對前途的計劃大致已經決定。別再有所猶疑!不管在何處,能見到些許心意相通的朋友,豈非足夠矣?尤其是日本鄰近我國。那,少白,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