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派打算以清朝的權勢所不能及的臺灣為起義的司令部。孫文等人在九月二十八日抵基隆。
在這之前的九月二十六日,日本的山縣有朋內閣總辭。
孫文等人已獲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答應提供支援的保證。然而,後任內閣的首腦伊藤博文卻變更了此一政策。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眾健將(6)
日本的選項有二。
第一,既然逃至西安的清廷無能,則支援中國南方數省獨立,並以孫文當首席人物的這一新政權為對手。這就是兒玉所主張的支援孫文方針。
第二,守舊派失勢,但在實務派例如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努力下,清朝尚能苟延殘喘。在進行交涉時,疲累困頓的對手對日本而言較為有利。這是伊藤博文的看法,而伊藤此時已是首相。
不久,伊藤便下令,禁止臺灣“總督”跟大清國的反體制組織接觸,並不準派軍事顧問團到大清國。
那麼是否能靠自己的力量行事呢?
孫文等人之前為起義所準備的武器彈藥因一時之間尚派不上用場,所以就先借給有急用的菲律賓獨立運動使用。然而,由日本參謀本部所發給的武器彈藥裝載於向三井物產購入的布引丸,該船因老舊而不幸沉沒於寧波海邊。
菲律賓再度訂購,由代議士中村彌六以六萬五千元的代價代為排程,但因獨立戰爭的局勢不利,這批武器便暫時封存不用。
菲律賓的阿奎那度(EmilioAguinaddo)為回報前次人情,決定將庫存武器彈藥提供給孫文。不幸的是,隨即發現這完全是無法使用的一堆廢鐵。
如此一來,想要靠一己之力起事便成了空談。
孫文等人所計劃的惠州起義正一步一步進行各種準備工作。
起義的指揮官是鄭士良,他在孫文進香港西醫書院前曾一度是孫文在廣州博濟醫學校的同窗。在孫文去了香港後,他便在故鄉惠州的淡水墟一地開了一間“同生藥房”,積極和秘密結社三合會的成員交往。他的拳術相當高明,同生藥房不僅賣藥而已,也對顧客施以簡單的醫療。
與孫文相似,鄭士良也是基督教徒。在進入廣州博濟醫學校之前,他就讀於廣州德國教會所設的教會學校,名為禮賢學校。
與孫文不同的是,鄭士良自小便與非法組織中人為伍。他的家庭與三合會淵源甚深,家中還開設拳術道館。
起義地點選在三洲田,三合會人士陸陸續續集結到附近。
最初當然是謹守秘密,但當基本人員達六百名之眾後,訊息便不脛而走。然而,清朝當局摸不清底細,只敢低調從遠處將三洲田團團圍住。
兒玉源太郎的支援已經無望,而阿奎那度友情提供的武器彈藥又是一堆普通的廢鐵,因此只能暫時解散三洲田的人員,另待再起之日。
為跟孫文取得聯絡,鄭士良到香港走了一趟,只因能拍電報的地方就只有香港。三洲田方面的指揮權便委交給黃福。
為說明事件詳情,孫文派了日本同志山田良政等人赴三洲田。
山田良政年為三十二歲,生長於弘前這地方,其父是津輕藩的武士。從青森師範畢業後,他又進入東京的水產講習所研習並畢業,然後以北海道昆布會社的駐外員身份被派到中國任職。在日清戰爭時,他入伍當通譯官,對語言學頗為精通。
戊戌變法遭挫,梁啟超等人逃命至日本的公使館,當時也是由平山周等人和山田良政掩護梁氏一行離館並引領他們上了軍艦大島號。
他認為自己對此次的事件負有責任。
居中替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孫文等人進行交涉斡旋工作的主角,正是津輕男子山田良政。但因內閣方針改變,孫文和兒玉的合作終究無法實現。對山田而言雖然是件苦差事,但此一事件的原委無論如何都得告知三洲田的同志。
孫文和兒玉的合作是由自己居中主導,如今未能實現,導致三洲田基地必須解散,山田自認該負起責任,所以願意充當傳達此一訊息的使者。孫文原計劃由臺灣赴大陸,親自擔任第一線指揮,如今也只能徒呼負負。
。。
眾健將(7)
“大事當前,竟然遭到如此重大挫折……”
孫文用力緊咬嘴唇。
在接受美國記者林奇()的訪問時,孫文將惠州起義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彈藥不足。不論這當中如何曲折離奇,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及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