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大意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一視同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對待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律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更加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宇宙是個大橐龠,每個人都在其中顫抖或震盪。顫抖中有節奏,震盪中有節律,而這個節奏或者節律,常常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人作為一個生物體,呼氣吸氣,維持著體內氧氣的平衡而得以生存。呼與吸,就是生物體顫抖或震盪的一個特徵。呼吸道一旦堵塞,人這個生物體就會出現問題。
人又是一個感應體,隨時感受著環境善意的或惡意的環繞。這也就是“是非”場。對與錯,是與非,愛與恨,就是這個層面的呼吸或顫抖。一旦置身其中,就有不斷的是非。人們往往趨利避害,因此也就缺乏了一個整體感。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因緣,因緣。躲進一個側面,會平生許多紊亂。
人還是一個魄力體,也可以是魅力體。一個人散發著許多東西,影響著環境,也深受環境影響。周邊環境乃至宇宙,會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置身其中,一會兒讓你激情澎湃、意氣風發,一會兒又讓你意志消沉、自信全無。這個場對人的作用很大,人們就在其中震盪。
人還是一個心智體,這一層次處於現實世界和宇宙的意識場中。人的念頭是一個接著一個,思維一個排著一個。各種各樣的想法,並不是憑空產生,當人置身於一定的場中,自然就會出現這些想法。很多時候它們都不是有意識地產生的,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許多念頭常常打架,許多想法常常對立,這就是震盪,就是顫抖意識。
人還是一個生命體,在生與死之間震盪和顫抖,生生死死就是這個層面的呼吸或顫抖。動物很少產生自殺意識,可能它們也不知道生。人或許也不明白死是怎麼一回事,不明白生是怎麼一回事,常常死去活來,在生死之間跳躍與震盪。
還有一些層次,我們平常人可能感覺不到。這就是以波和波群形式存在的生命體。感謝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讓我們知道了電波、無線電波、磁力場等的存在。我們還從愛因斯坦的著名能量守恆定律(E=mc2))知道了 “能量是已經釋放了的物質,物質是等待釋放的能量”。我們雖然還感受不到人的生命體以波和波群形式的存在方式,但是我們確實也知道了,在不斷的顫抖中產生的能量,是人們無法提前預測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地頭力真相(6)
在不同層次的生命體中,人們每時每刻都在被震盪著。每一個人都會感受到這種震盪,還常常為這種震盪所迷茫。打呼嚕的人迷茫,在是非對錯中來回穿越的人迷茫,在自信與不自信中顛撲的人迷茫,為各種各樣的意識相互絞殺的人迷茫。人們常常會有一種無力感,只能受其擺佈。其實,所有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生命的存在形式。
“顫抖意識”是一種不執著的狀態。身體或組織的每個細胞都是鮮活的,也就是整個系統的末梢被充盈著,最遠端的資訊暢通無阻,整體迴圈飽滿,時刻洋溢著鮮活與生動。充盈末梢的勢能來源於“節奏”,只有先找到自身與天地相和的韻律,才能再由此拓展尋找到家庭、團隊、企業和社會環境萬緣的和諧韻律。
要想把握住顫抖中的節律,對一個人來說,重要的是專注於做好一件事和堅持做好一件事;而對於組織來說,就是充盈組織的末梢,要發揮每一個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一系列雜念的奴隸,還需要整體意識和良性意識的幫助。
整體意識
整體意識並不那麼高遠。只要你迴歸人的本性,一下子就可以通達。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件。而一個下崗工人所表現出來的整體意識,深深地震撼了我。
王遠平在地震之前買了幾箱三鹿牛奶,結果喝了之後小孩得了重病,家裡所有的人都產生了不良反應。他每日穿行於各個相關部門,奔走投訴沒有什麼結果,沒有人幫他。這個時候一種巨大的無力感襲擊了王遠平,他就把這個事放下了。
但是“汶川地震“發生後,當他看到三鹿牛奶又捐奶給災區人民,他坐不住了。一種極大的憤慨、承當和無我的責任使他提起筆寫了一篇博文:“難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