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的支脈,海拔並不高只有三百餘米,但是卻是洛陽北部的重要屏障。不過那個時候作為大漢首都的洛陽顯然並不擔心有軍隊會打到洛陽城下,所以邙山附近除了一些將這裡作為洛陽附近的避暑勝地的豪強富戶的宅邸之外並沒有什麼防禦力量,所以這些人可以安心的在那裡潛伏,等待馬元義的訊號以便在城外遙相呼應。
只是沒曾想因為安插在黃巾軍的間諜,馬元義的行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而當時還被蒙在鼓中的這群別動隊隊員依然耐心的在邙山中等待著進攻的指令訊號。
可是還沒等他們等到下一步指令的訊號,大漢的討伐部隊卻先一步趕到了邙山。
原來從對馬元義的手下的審訊中,大漢王朝知道了這樣一支讓他們無法安眠的部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大漢王朝的行政機器自然發揮了極其高效的效率,於是在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這群精銳部隊赫然發現他們已經處於大漢北軍的包圍之中。
他們不是沒有突圍的機會。可是他們的第一反應使他們無愧於馬元義信賴的精銳部隊,他們並沒有選擇有多遠跑多遠,而是尋找機會準備到洛陽救出馬元義,至少也要將馬元義的屍體帶回。也就是這樣的想法,讓他們喪失了突圍的機會。不過對於這樣的結果,他們並不後悔。
逃跑,這是這支部隊三年來已經習慣了的一件事情。
因為決策錯誤,他們沒能在敵人的包圍圈尚未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