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董卓軍的攻勢似乎反而有些被壓制的跡象。
“公孫伯圭能做到的,我孫文臺同樣能夠做到!”
“伯圭……激動也不至於這樣吧,冷靜,要冷靜……”
雖然看上去聯軍似乎稍占上風,但是從公孫瓚已經有點語無倫次的表現就可以清楚的瞭解到,被董卓軍以優勢兵力攻擊的聯軍中路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不過,他們對面的董卓軍的壓力也不會小就是了,尤其是在某一段戰線上。
“去死吧!”一個裝扮和容貌明顯與漢人相異的中年胡人手執大刀狠狠地砍向了擋在他身前的聯軍士兵,這個殘血的聯軍士兵雖然奮力抵擋,但是奈何武器遠遠不及對方,用於抵擋的大型木質盾牌被劈碎,最終只能哀嚎一聲,隨後屍體重重的砸向大地,濺起一片水花。
“區區羌人竟敢如此猖狂,讓我潘虎來會一會你。”
眼看著自己培養的手下被殺,立刻讓潘虎怒火迸發,尤其殺人的還是與賨人交戰最多的羌氐部落之人,立刻便將指揮的職責交給了自己信任的副將,自己則直接衝了上去。
“我還道是哪來的漢人竟然學賨人用這樣的武器來阻擋我們,原來竟然還真有一個板楯蠻子在這裡。哼,要是你們有個幾百上千的蠻子或許還算得上‘神兵’二字,現在只有你區區一人和一群只學得其表,根本沒有學得其神的漢人,我焦尾又有何懼。”
雖然這位叫做焦尾的羌人看上去似乎氣勢十足的樣子,但是從他的話語中其實還是能夠聽得出來,他所有的氣勢其實是來源於對手似乎並沒有他所懼怕的人物上,或者應該說他所懼怕的並非是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而是某一群人。
好吧,其實從他將賨人稱之為“神兵”便可見他對於這個聞名的異族傭兵集團到底有多忌憚。
實際上“神兵”的稱呼最早從何而來已經不得而知,但是聞名於世卻要拜某位漢朝小吏所賜。
此人便是益州漢中郡的計曹掾程苞。
當初光和二年的時候益州的板楯蠻們因為不滿郡縣欺壓發生了起義,當時的漢帝靈帝劉宏自然想要驅兵平叛,只是益州官員上報稱益州疲敝無法為征伐的大軍提供足夠的支援,於是劉宏無奈之下只好向當時身為漢中郡計曹掾程苞進行詢問。
為什麼要找一個漢中郡的小官員來詢問這種朝廷大計呢?
一來這位程苞的官職是計曹掾,計曹是漢代掌管財賦會計的官署,計曹掾作為主管的官員自然對於漢中乃至於益州的財政有著更深的瞭解。二來這位程苞的祖先程信,曾經為了抵禦羌人,多次與同為冠蓋子弟的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招募死士,而這些死士中有不少便是在益州威名甚著的賨人也就是板楯蠻,所以與賨人之間頗有聯絡,對其也比較瞭解。
說句題外話的是,程信與那些冠蓋子弟用網路上的俗話來說就是一群“官x代”,可是在國家危難受到外敵入侵的時候,程信“馳來赴難”,其他人也“殯殮廑喪,送還鄉里訖”並“誓共報羌,各募敢死士以待時”,這樣的的表現真真是羞煞那些高喊“我爸是xx”的紈絝。
這位程苞在對劉宏詢問的回覆中有“昔羌人數入漢中,郡縣破壞,後得板楯,羌人敗走,號為神兵”的說法,於是賨人“神兵”的稱呼算是被世人所知。
而程苞在對劉宏的這次回覆中表示賨人反叛完全是因為州郡在其身上施加的賦稅過多,欺壓過重只要“明能牧守,撫慰勸導,自然安定,何煩征伐。”而且程苞還舉出了中郎將尹就在百姓中流傳的民謠被稱為“虜來尚可,尹將殺我”的例子來說明問題的嚴重xìng,最後總結認為“以臣愚見,權衡利弊,不如任之州郡。”
劉宏這種死要錢的皇帝雖然在吝嗇上比不上葛朗臺,畢竟他的個人生活相當奢侈,但是面對這種不用花錢就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他自然樂意——不就是拍幾個名聲好的好官麼,他劉宏完全不介意,反正他已經在光和元年也就是去年開始第一次大規模公開賣官行動,就算素有清名的官員收錢收的比較少,但是就算再怎麼少也是要收錢的。
也就是說不但不用花錢而且還能有一筆私人進項,劉宏的經濟頭腦自然算得明白。當然,結果也正如程苞所說的那樣,賨人的這一次起義活動隨後不久便得以平息。
賨人的威名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羌人和氐人的勝利上,所以現在焦尾碰上了落單的潘虎,自然要為自己的部族正名。更別說現在他的手上擁有比族內的神兵還有鋒利的兵器,身上擁有最為堅固的鎧甲,而且只要支撐一段時間他就能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