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去望竹軒給寧氏拜年,順便在那邊吃餃子。
日頭偏高趙允廷太夫人才從宮裡回來,飯後趙允廷領著一大家子去拜祠堂。
這也是上次下藥事件後阿桔第一次看到太夫人。
太夫人瘦了,臉色也不好看,看到她時太夫人眼底明顯有恨,卻在瞥到趙沉後迅速別開眼,宛如見了鬼煞。阿桔覺得奇怪,突然想知道那晚趙沉到底是如何跟太夫人說的,回望竹軒的路上她試探著問趙沉,趙沉但笑不語。
阿桔也就不再問。
榮壽堂裡,太夫人讓人把趙涵叫了過來。
“祖母叫承安何事?”趙涵恭敬地問。
太夫人招手示意趙涵站到跟前來,扶著他胳膊笑眯眯地打量道:“承安十一歲了,個子比去年長高了不少,乍一看都是大孩子了,怎麼樣,最近書讀得如何?累不累?”
兩個嫡孫,趙沉剛生下來那會兒太夫人想把長孫養在身邊,寧氏不同意,趙允廷也不肯,太夫人心裡不痛快,趙沉懂事後先是跟她不親,後來又離家多年,祖孫倆之間根本沒什麼情分。趙涵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沒養在榮壽堂,可也不是在惟芳園養著的,再加上家裡只有趙涵一個嫡孫,太夫人對趙涵還是挺上心的,趙允廷不給趙涵嫡子應有的待遇,太夫人便時常賞趙涵東西。
趙涵並不需要太夫人的補償,但祖母關心他,他心裡也感激,把讀書的事簡單地說給祖母聽。
太夫人頷首,滿意地道:“你大哥從武,以他的本事,雖無法襲你父親的爵,將來自己掙份爵位也不是不可能。你呢,這兩年你父親也該為你請封世子了,你好好讀書,將來也跟你父親一樣,爵位在身又有實官,那多出息。”
趙涵笑笑,沒有接話。
父親早跟他說過,侯府將來是長兄的,讓他安心讀書走科舉之路。
太夫人又道:“今日我進宮見到賢妃娘娘了,娘娘還跟我打聽你了呢。”
趙涵面露詫異。
太夫人笑著解釋:“五皇子比你小一歲,之前的伴讀年前染了風寒沒了,皇上想從勳貴世家裡再為五皇子選個伴讀。賢妃娘娘不知從何處聽說你自幼聰慧,問了問我,稱春闈過後皇上會親自給五皇子挑選伴讀,你要是有意的話,便好好準備吧。”
趙涵心跳加快。
賢妃寵冠後宮,膝下長子瑞王乃是眾多朝臣看好的儲君,如果,如果他能成為瑞王胞弟五皇子的伴讀,便算得上是瑞王的人。他年紀小,還幫不了瑞王什麼,但,但外祖父手裡有兵權,瑞王收了他便算是得了外祖父的支援,那麼長兄想對付外祖父,瑞王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吧?
趙涵清瘦的臉慢慢泛起興奮的紅,他知道自己年紀小,想法肯定有不妥之處,但大致上是沒有錯的,這也是目前他唯一想到的能保住外祖父的辦法,外祖父保住了,母親就不會死。
長兄想要報仇他理解,他不恨長兄,但外祖父跟母親都是他的親人,他無法眼睜睜看著他們死。等他長大,他馬上分出去住,把母親接走,不再礙長兄的眼就行了吧?父親可以休了母親,可以再娶寧氏,他只要母親好好地活著。
“怎麼,承安想不想給五皇子當伴讀啊?”太夫人明知故問。
趙涵低頭,謙遜地道:“承安才學有限,未必能入皇上娘娘的眼。”
太夫人拍拍他肩膀,意味深長地道:“這事成不成也得看緣分,你好好讀書,成了最好,不成也沒什麼,別太放在心上。對了,此事沒有結果之前,先別跟你父親提,免得他空歡喜。”
趙涵苦笑。
父親……
他不會高興他走這條路的,只是,他無路可走,總要試一試。
祖孫倆又說了幾句話,趙涵告辭回前院去了。
太夫人望著少年的背影笑。
既然趙沉不認她這個祖母,她也權當沒有那個長孫,真以為只有他能出人頭地嗎?如今賢妃娘娘看上了趙涵,她就用心培養這個嫡次孫,總有一日會壓過他的氣焰。
~
還沒到黃昏,天就陰了下來。
阿桔看完明日回孃家要帶的禮,進屋道:“是不是要下雪了啊?今年只下了一回雪呢。”
趙沉正坐在炕頭逗女兒,聞言隨口回道:“放心吧,下刀子明天我也會陪你回孃家。”
“我又不是這個意思。”心思被看穿,阿桔心虛地辯解。
“那你是什麼意思?”趙沉抬頭,看著她笑。
阿桔賭氣地將手裡女兒的小棉襪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