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忌兆擰�
東太后手握著一串紫檀木碧玉佛珠,站在菩薩前,正合十拜著,雲卿看到她穿著深棕色繡佛經的長袍和瘦長的背影,梳得整齊的髮髻上只簡單的簪了個羊脂玉的釵子,顯示著東太后的尊貴身份。
郭公公帶著雲卿站到一旁,直到東太后拜完之後,伺候東太后的英嬤嬤猜才向前小聲道:“東太后,韻寧郡主來了。”
“人來了。”帶著一點沙啞的嗓音,東太后扶著英嬤嬤的手轉身過來,一雙眼睛雖然佈滿了皺紋,然而讓人望上去,只覺得像一汪古井一般,看不到裡面的神色。如果要雲卿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像是那些擺在臺上的菩薩一樣,兩眼有光,然而卻無法窺探裡面所有的想法。
“臣女參見東太后,東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雲卿領著流翠走上前,朝著東太后行了一個規規矩矩的跪拜大禮,雙手交疊在額頭。
東太后淡淡的笑了,目光如炬的望著跪拜在地上的身姿,從容緩慢的聲音如同殿中飄著的檀香,有一股寧和神秘的意味,“倒是個有禮的孩子。地上涼,別寒了膝蓋,起來吧。”隨後扶著英嬤嬤的手,朝著上座走去。
“多謝東太后關心。”雲卿和流翠聽了這話才起身,從東太后剛才的話來聽,果然是特意讓她過來的,並且是因為聽了其他的言語喚她過來,只是剛才自己那番表現,讓東太后還是滿意。作為詩書之家的,自然禮儀不可少,雲卿進殿之後就發現這裡極為安靜,然而宮女內侍卻不少,想必東太后是個極為注重禮儀的人,半點都不能疏忽。
“自西太后身子有恙後,皇帝將哀家請出慈安宮看著六宮上下,就常聽起左右的人說起韻寧你的事。你曾義勇的替皇帝擋了箭,體貼的照顧西太后的病,按理來說哀家本來早就要召見你的。只不過哀家身子不大好,寒天雪地的恐你也不喜,今日正好趁著瑾王妃進京,便宣了人讓你過來瞧一瞧,的確是個不錯的孩子。”
西太后的臉頰瘦削,帶著一種人到老年的幹皺,然而卻不會顯得人過分的凌厲,可能由於常年的吃齋禮佛,反而有一種和氣和慈祥,說話的時候不高不低,不急不緩。
然而云卿聽完她的話,當即往前一步,半垂頷首,屈膝做福道:“臣女本是一揚州商賈女子,僥倖能為陛下遮難,是臣女的榮幸,承蒙陛下的聖恩,能封得郡主之位。然而終究是自小門戶不高,不識得朝政大事,也就懂得一些山野方子,能替西太后除憂。”
東太后聽了雲卿的話,面上的笑意稍微濃了些,在古井般的眸子裡就如同石沉大海,讓人摸不到真正的意圖,只是從皺紋的深度,還是能感受到東太后的滿意,“韻寧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商賈之女只是過去的身份,如今你已經是我朝皇帝親封的郡主,任誰也不能小瞧了你去。”
直到東太后說了這句話後,雲卿在心裡才舒了口氣。東太后剛才的話,看起來和和氣氣的,其實藏著莫大的鋒芒。東太后是在暗指雲卿當日進宮,去見了西太后,卻未曾來拜見她這個東太后,反而要東太后宣召,才肯一來。
而云卿剛才便是將自己遠在揚州,養在商家,不懂後宮諸事,當日如果沒有來給東太后請安,那也是她沒有一心想要往上巴結皇家,攀上皇家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樣,才讓東太后的滿意的。畢竟東太后幽居宮中二十年,雲卿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之女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這後宮中,聽到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細細思量其中的意思,才能不被人抓住把柄。就算東太后滿屋子都是菩薩和檀香,身上穿的是佛經,然而卻是生活在後宮之中,成長於唇槍舌劍最厲害的朱牆之內,亦免不了如此。
剛才東太后故意在那敬香禮佛,只怕是要放鬆雲卿的警惕,讓她故意以為東太后是一個一心向佛的人而忽略了言語裡隱藏的含意吧。
若不是她在轎中一直都懷疑西太后的事出有因,對東太后的話始終提高警惕,也許在這種靜和寧謐的氛圍裡,的確會不知不覺的放鬆警惕。
雲卿的姿態更為端莊,眉目流轉,微微一笑,道:“臣女的一切都是兩宮太后和陛下所給,一直放在心中,不甚感激。”
英嬤嬤眼中微露一絲欣賞的望著雲卿,這謝恩可是個技巧,東太后和西太后,東為主,而西為副,然而西太后卻是陛下的親生母親,兩人誰的名號說在前面都會讓另一宮的人聽了以為偏向哪一派。兩宮太后如此表達,既不偏頗,也不失禮。
英嬤嬤的目光在雲卿的臉上轉了轉,精銳的目光中透出一抹訝異後,飛快的收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