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掉增生的部位後不久,那裡就又會重新長出來。雖然西醫也有物理牽引、電療等療法,但都是一些皮毛手段,只能做一些緩解,對輕度病症有一定的療效,對重症那是無能為力的,至於根治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西醫之所以崛起超過中醫,源於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當西方發明了顯微鏡並用它發現了細菌和病毒,從而發明了抗生素以後,西醫就崛起了。從殺滅一般細菌和病毒的速度和效果來看,西醫的確是略勝中醫一籌。

在人類社會早期的時候,人類生命一直受到傳染病和傷口感染化膿的威脅,是抗生素的發明拯救了很多人類的生命。同時西醫比較規範明瞭,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容易做到標準化;而中醫講究師道傳承,適合小範圍推廣應用,很難標準化。

這樣就造成了西醫迅速普及,而中醫日益沒落。但是西醫是千人一方,而中醫可以做到一人一方,所以中醫更有針對性,不像西醫副作用那麼大。可以說中醫是哲學性的,而西醫是技術性的。哲學性的東西,一般人總是難以把握,而技術性的東西,對一般人更加直觀明確一些。

<a>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a>

第六章:神秘藥方

第六章:神秘藥方

據記載,魏文侯問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回答道:“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侯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說:“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讒血脈,投毒藥,刨肌動腐,而名聞於諸侯!”(長兄診病,透過觀察人的神形,在病症尚未形成時就把病根除掉,長兄的高明之處在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不被人們察覺,所以名不出家;中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的萌芽狀態,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中兄的名氣不出於鄉里之間;而扁鵲我治病是常常在病情嚴重之時,根據血脈的變化下針放血、用藥敷藥、割開肌膚、刮除腐肉惡癰,人們反而覺得醫術高明,所以名聲響遍諸侯。)

被扁鵲尊為最高醫術的長兄,按現代醫學來講,所做的就是“治未病”,其思想發端於我國的,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一思想在唐代“藥王”孫思邈的中得到更明晰的闡述,他指出醫生應當善於“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病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

中醫把人體看作一個系統,“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在診斷和治療上更注重其邏輯、因果及相關性,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傳”、“既病防變”、“病盛防危”、“新愈防復”,掌握了健康保健的三個層次,即預防、檢控與治療,是醫學的最高境界。

以上可以看出,中醫是“未病”、“欲病”、“已病”等“三病”兼顧的,其靈魂是總體性、辨證施治;而西醫更注重區域性,往往直接用生化、物理等方法針對問題本身去“治已病”,比較起來缺乏總體性、辨證施治的靈魂,更像是試驗科學。

從這個角度分析,西醫更多地體現了技術的層面,“下醫”的特色比較明顯;而中醫是“上醫”、“中醫”、“下醫”等組合的“三醫”保健治療科學體系,其科學內涵與當今醫學界倡導推廣的“三級預防”相吻合。

所以,中西醫之間的關係類似於科學與技術之間的辯證關係。技術再高明也不能替代科學,而科學卻不容易被清晰地認識和掌握。技術的發展,可以完善科學的手段;科學的發展,可以指導技術的進步。可悲的是,國人用了近百年的時間來打壓中醫,使中醫的傳承和發展蒙受了重大損失。

很長時期以來,“治未病”的醫療理念逐漸被淡化,甚至被“治已病“所取代,其結果是各大醫院人滿為患,老百姓的醫療支出負擔日益沉重。

面對西醫發展的日新月異,我們自己應深刻反思“最看不起中國文化的不是外國人,而是中國人自己”,最終造成了我們華夏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的全面萎縮。

從反封建開始,到建國以後幾十年的政治運動,再到改革開放以後西方發達的物質文明挾帶著各種思潮洶湧而入,天元人逐漸喪失了自我,甚至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