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美洲開發銀行統計,從1990—1994年,公共部門從694家公司的出售中獲得了590億美元收入,幾乎比所有實行私有化的發展中國家該項收入1040億美元的一半還多。如果從1990年算起,截至1996年,824�17億美元的私有化收入幾乎佔實行私有化國家收入的53%;1997年和1998年,該項收入為710�58億美元,佔61�8%;1999年,該項收入為230億美元,佔54%。拉美在整個90年代的私有化收入佔所有不發達國家私有化收入的56%。

這些資料可以說明為什麼在結構性的經濟改革中,拉美是新興市場地區中私有化和國際化比例最高的地區。

但是,該地區來自直接融資FDI的收入並不意味著貨幣流量的增加。

截至1998年,超過40%的FDI是來自併購的收入,而這些併購僅僅意味著所有權的轉移,並且主要還是流向跨國公司。從格蘭德河到麥哲倫海峽,所有國家的真實情況是,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多地被改變,大部分國家變得依賴私有經濟和國際市場。

統計資料顯示,結構調整導致失業率升高,社會不安全感增大。從1980—2003年的20多年裡,拉美國家失業率長期上升。債務危機中的1983年失業水平上升了8�4%,墨西哥比索貶值後的1996年達到了最高值7�9%,在亞洲金融危機時又達到了更高值8�9%。

從同一角度來比較,平均失業率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別達到了極高的9�2%、9�3%和10�7%。甚至在該地區經濟增速達到5�5%的2004年,失業率也僅僅是在經濟活動人口中下降了10%。

也有學者認為拉美化是偽命題,外資其實對拉美各國的發展起著良好的作用,拉美的問題只是利用外資的方式不當造成的嚴重後果。中國這樣以吸收直接投資為主的利用外資方式,不存在這樣的危險。

孰是孰非姑且不論,但有一點毋庸置疑,照搬西方開出的經濟改革藥方,不顧本國實踐的需要,拉丁美洲的改革都證明這是一種飲鴆止渴的“發展”,是必然要失敗的,拉美國家也在反省中開始了21世紀的自主經濟之路。

對於“經濟拉美化”和“拉美陷阱”, 有一點被大多數經濟學家所忽視,那就是發生金融危機的拉美富國都是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危機頻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荷蘭病”的困擾。

所謂“荷蘭病”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在那以前,荷蘭是一個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化國家,後來,荷蘭在北海開發出了新的天然氣資源。當時的兩次石油衝擊導致油價上升,卻給荷蘭帶來了意外的收入。

但情況似乎對荷蘭不利,因為荷蘭越是增加天然氣的生產,其生產出口產品的製造業就越是蕭條。由於天然氣生產的迅速發展,工資和利潤大幅攀升,擠壓了傳統制造業的人力和資本,使得傳統制造業的成本上升,傳統制造業的比較優勢就逐漸喪失了。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荷蘭病”,又被稱為“資源詛咒”。。 最好的txt下載網

逢敵亮劍清理後院—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10)

荷蘭病就是拉丁美洲不能免疫的富貴病。

除了拉丁美洲的足球運動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外,拉丁美洲其實還擁有豐富的能源。

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備量為1170億桶,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2%左右,僅次於中東居世界第二位。近年來,隨著勘探技術的發展,除了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巴西的石油蘊藏量大增,哥倫比亞和*等國又發現了油氣田,拉美的資源優勢倍增。

墨西哥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產國,日產原油700多萬桶,石油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40%。委內瑞拉是僅次於墨西哥的拉美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國,石油和重油儲量合計3150�82億桶,包括重油在內的石油總儲量已超過沙特*,居世界第一。石油收入佔委內瑞拉出口收入的80%以上。此外,石油和天然氣也是秘魯、*等拉美國家的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

拉美國家70年代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就是得益於1973年和1976年的兩次石油危機導致的石油價格上漲。但是,拉美國家由此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荷蘭病”。

荷蘭病導致資源產業在繁榮時期的膨脹,往往以犧牲其他行業發展為代價——高素質的勞動力和資本被吸走,出口高額贏利使貨幣升值,從而削弱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