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悴サ某溝贅腦臁��侗�19世紀鐵路對人們生活的改造更徹底。

印度政府正在貫徹一項“小即是美”的政策,並且認為“甘地的一個重大失誤就是拔苗助長”。然而對一個穿行在印度鄉間的參觀者來說,普遍的印象並不是由來已久的貧窮、疾病和痛苦。相反,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嶄新的腳踏車停放在一間間低矮的茅屋外,開到最大音量的半導體收音機從路過的每一架牛車、駝車或象轎上發出刺耳的聲音,鄉村集市上的人群裡外三層地擠在賣摩托車、小型拖拉機或電視機的店鋪周圍(儘管那裡可能還收不到電視節目)。

第2章 面向明天的管理(5)

但是,儘管科技的滲透在戰後的25年裡大大地加速了,科技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卻是在延續早已設計好的道路。20世紀50、60和70年代的“新科技”,大體上都是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毫無疑問是在1929年之前——形成的科學和知識。兩個重要的例外是計算機和計算機技術——儘管前者的很多基本概念和技術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而後者現在才開始產生實質性的影響。醫學領域裡的例外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特效藥”——它們的誕生要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研究成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25年裡,一個不斷重複的話題是科技進步的加速。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誤解。真正被加速的是人們的科技進步意識。科技進步自身很可能根本就沒有加速,甚至可能是變慢了。毫無疑問,在1945~1975年間,沒有什麼成果能夠與1856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科技進步相提並論。這些進步開始於合成染料的發現以及第一臺實用發電機和打字機的設計,結束於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的第一次動力飛行、李·德福雷斯特(Lee DeForest)發明的真空管以及為電子學和資料處理提供了基本概念(包括“資料”的概念)的符號邏輯。在那60年裡,平均每14~18個月就有一項新的發明誕生,而且幾乎立刻就能催生一個新的行業。而在1947~1975年間卻只形成了兩個真正的新行業:計算機和系統性藥物——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晚期的磺胺類藥劑和40年代的抗生素。

下一個20年或25年,幾乎肯定會更像1914年之前的那段時間,而不是1947~1975年的那段時間。如今,認為技術進步已經告一段落,甚至認為技術進步不值得追求並且能夠被終止,這樣的一些想法非常流行。這並不新鮮;這是技術進步加速時期人們的普遍反應。在19世紀30年代出現過這種反應——當時,搗毀機器、阻礙技術進步的勒德分子(Luddite)要遠比創新者更引人注意。在19世紀90年代也出現過這種反應——在西方的歷史中,這也是人們不再痴迷於科技的最後一個時期。但是就像19世紀的勒德分子和科技悲觀主義者並未造成持久的影響一樣,可以說,今天一些人對科技不切實際的抵制仍將是徒勞的。這可能導致嚴重的混亂。在19世紀90年代,H�G�韋爾斯(H�G�Wells)那一代人對新科技的恐懼嚴重地阻礙了英國的發展,致使英國確信他們將忠於19世紀的陳舊技術,因而在利用20世紀基於科學的新技術方面落後了。但這並沒有阻擋,甚至都沒有減慢世界性的科技推廣和進步。這只是讓科技以及經濟領導地位轉移到了新的地區。對如今在發達國家裡出現的強烈抵制未來科技的行為而言,這也是唯一可能的結果。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從新知識到產品和服務的轉化時間已經大大地縮短了。其實並非如此。轉化時間在最近的三四十年裡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1856年,沃納·西門子(Werner Siemens)發明了第一臺實用發電機。在22年後的1878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了電燈泡,這讓電力成為一項實用的技術。幾年以後,西屋電氣開發出了交流電動機,這使得電力成為工業生產的原動力。在1856年,威廉·亨利·珀金斯(William Henry Perkins)首次發現了從煤焦油中合成的苯胺染料。但是直到1880年,才由德國人改進了珀金斯的重要發現,建立起了現代染料工業。在1945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大型計算機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實用的機器。30年後,也就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著微處理器、積體電路和普通語言邏輯的出現,計算機才第一次成為一種日常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