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管理專業學生和初學者們的基礎入門教程,也是資深管理者的參考書目。
另一類則是短文和評論——比如本書中收錄的這些——它們分析現今發生的事件,以便探索、預測將來可能出現的新機會和新挑戰。這麼說吧,它們是為了“有效地醞釀新知”。
《管理前沿》收錄了1982~1986年間所寫的這類“醞釀性”文章和評論。實際上,從1982年我寫出第一篇此類文章之後,我一直就是這樣計劃的——選出最好、最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分析文章,整合一卷。本書終於實現了我的這個雄心。由於本書(現在都過去十多年了)一直供不應求,出版商決定把它拿出來,重新出版平裝本。這是一個未經修訂的版本——我們是故意這樣做的,和原版相比,它一個字也沒有改動過。這樣,讀者才能夠看清作者出錯的地方。它和原版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新增了這篇前言。我站在1997年這個有利的位置上,按照章節,對這些文章做出評論。
我相信,也希望讀者能發現這些文章探討了1997~2000年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這恰好是因為,我往往在一個主題剛冒頭的時候就把它們寫了出來。圍繞這些主題,如今也產生了不少長篇大論的著作。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透過《管理前沿》一書的再版,幫助讀者學會提出正確的問題。
第一部分經濟
閱讀這部分文章,最好的方式是從最後一篇(第12章“當代先知:熊彼特還是凱恩斯”)讀起。表面上它似乎是要討論經濟理論問題——實際上,無論是熊彼特,還是凱恩斯,都是最偉大的經濟理論學家(儘管和當代的大多數經濟學家不同,他們兩人都對商業活動進行了深入的實踐和思索,前者是一位銀行家,後者是貨幣交易商和極為成功的投資管理者)。但本文討論的內容是兩位大師所假設的經濟現實之間存在的差異。理解這種差異,特別是理解熊彼特對當代經濟現實做出的假設,可能是理解世界新經濟的最快途徑。而且,它尤其有助於讀者迅速理解世界新經濟和大多數人——我指的是政府決策者和企業主管——所相信的經濟現實之間存在什麼樣的根本不同。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序言(4)
在我寫的所有評論中,這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一篇——至少,我希望它在經濟學家中具有這樣的影響力。熊彼特雖然是經濟學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一提到他的名字,經濟學家就忍不住要低下頭來,但很少有人真正讀過他。本文引發了一場“熊彼特熱”,他使用過的術語變成了老生常談,儘管這些術語在15年後顯得相當奇異:他強調,“動態不均衡”是一般經濟的常態;金錢是現代政府的產物,它超越了自己的創造者,變得無法控制;“企業家”是“變革的先鋒”;創新是“創造性的破壞”。
但這並非是首先閱讀此文的理由。熊彼特在1911年所假定的經濟現實——那時他還是個非常年輕的小夥子——大部分已經變成了當代真正的現實,即轉變後的世界經濟——其中包括熊彼特一直擔心的“稅收問題”,它把資源從生產者變到非生產者手中——最終會因為通貨膨脹和無法維持下去的政府赤字而自我毀滅。
第二篇要讀的文章應該是第1章“轉變後的世界經濟”。在1986年,所謂世界經濟正在發生變化,已經算不上什麼新聞了。但它新穎的地方在於,就像標題所宣稱的那樣,它提出世界經濟已經發生了改變,早就變得和大多數人認為“正常”的經濟不一樣了。當然,現在大多數制定政策的人——商界也好,政界也好——都接受了這個觀點,但還沒有多少人針對這一認識展開行動。自然,過去10年裡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當時看來還遙不可及:比如,中國作為一支主要經濟力量的崛起,或是蘇聯在經濟和政治上的解體。但本章已經大體描繪出了當前世界經濟的基本趨勢。我經常詢問與我共事的政治家或企業主管,他們的行動是不是以本章中提到的長期發展趨勢作為基礎——可惜,迄今為止,做好準備,願意接受世界已經變得如此不同的人還是不太多。
在兩篇長文之間是一些較短的文章,其中幾篇——比如第4、5、6章,和有關日本的章節(第9、10、11章)——稍做改動,現在也能發表。其中時效性最強的大概要數第5章“貨幣風險管理”。很多企業主管(甚至不少經濟學家)似乎仍然認為,穩定的貨幣是一條自然規律。而另一些人則接受了通貨波動是常態的觀點,於是不少人得出結論,挪用現金是明智之舉。然而,所有的經驗都證明,想要在貨幣問題(以及款項用途)上“耍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