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尤其是家在縣城的同學,因為當時大都專科或中專,基本上都回去了。但其中有兩個本科畢業的農村同學也選擇了回去。有次春節回家同學聚會,這兩個同學都說很後悔,因為他們的學歷和能力在落後的縣城並沒有用武之地,失去了競爭優勢,縣城裡稍微好點的企業加起來不超過5家,想跳槽都沒有地方去,想再去一線城市吧,早已失去了當初的鋒芒,更何況已經娶妻生子;反倒是家在縣城的專科或中專畢業的同學,因為在當地家庭有良好的人際網路大都發展得不錯。

我並不是反對大家回去建設家鄉,而是說一定要考慮長遠發展,因為你改變不了落後的思維,更何況工作之初你本身就不成熟。如果你確有此意,我建議你可以先在比較發達的地方學習,將來成為真正的職業人士再返回家鄉或者到家鄉去投資,這是更好的方式。

地域會成為限制一個人發展的瓶頸。如果從政的話,假如你分到縣城,基本上你就當到縣委書記,至多當到地區專員,還要機遇非常的好;如果你分到各大部委,機遇不算太差的話也能混個處長,稍微好點就能幹個司長,不小心就當了部長。當然,我這裡有說笑的味道,但從機率上來講,大致如此。

企業設立時也會選擇和自己配套的區域。諮詢公司基本上分佈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個地方恐怕佔了全國諮詢公司的80%,其他地方也有,但大都規模不大。濟南和大連、青島等地也有諮詢公司,但日子整體上就不如上述四個地方的滋潤。工廠選擇時也要考慮配套,所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工廠就星羅棋佈。人才要發展也要考慮配套。你去比較適合自己的區域,就能夠得到好的配套,比如比較好的平臺、比較好的培訓、更寬廣的視野等等;否則缺了某個環節,比如得不到培訓、視野狹窄等等你就很難得到持續發展。

單純地說要去大地方發展或應該固守一隅都是不對的。因為更換地域發展受阻的例子也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