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業工作過。杭州大廈集團,是我工作的第10個國有企業,應該說這10個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是成功的。歸根結底,一是與時俱進,二是怕落後。”
“杭州大廈現在的淨資產是2。5億元人民幣,但是去年創造的稅利是2。6億元人民幣,今年最起碼超過3億元人民幣。說到底,我們的與時俱進主要表現在創品牌上。我們經常自己覺得有一種落後感,總覺得還有哪些方面不夠。杭州大廈這個企業不大,杭州這個地方也不大,但杭州大廈這個牌子還是比較大的。杭州大廈現在能有這麼個水平,這麼好的效益,這麼好的品牌,跟整個浙江的環境是分不開的。現在我們浙商顯然已經在全國打出了品牌,人家都覺得只要跟浙江商人打交道,做生意肯定能夠成功。我們確實也需要把我們浙商的牌子進一步打響,進一步提高我們浙商的整體素質,把我們浙江的精神更加精髓化,使我們浙江發展得更快。”
因為浙商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浙商才顯示他們的能力,能夠做別人不能做的事。
昇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士林說:“我的性格是永不滿足。企業做好了想做大,做大了想做強。現在,昇華在湖州算得上特大企業了,但與省裡的大企業比,與魯冠球的萬向比也有距離。其實,做企業,最苦的也是因為永不滿足,不斷地自我加壓。”
正泰集團南存輝說:“告訴你一個故事。我剛把企業做到1000萬的時候,參加市裡、縣裡的會議,我總是在心裡問:為什麼不讓我上去發言?可現在,企業規模到幾十億元了,每次開會時,我就在心裡禱告:千萬別讓我上去發言!因為,企業做得越大,我越感覺到市場經濟的驚濤駭浪,越感覺到要如履薄冰。人,其實就像猴子,爬樹爬得高了,容易把尾巴露出來。所以,必須時時警惕,要不斷跨越自我,老老實實做人,做好一個大寫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一個企業。”
6。永遠不滿足於現狀(2)
萬向集團為什麼能夠長盛不衰,魯冠球在接受《中國經營報》的採訪時是這樣總結的:“我想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慎重對待。大事都是由小事凝聚起來的,所謂積沙成塔。如果一個人、一個企業,整天想著做大事,忽視小事情,最終可能由於小事處理不當而犯大錯誤。我最近給我們企業提出一個新的目標,就是爭取在下一個10年,使我們每個工作日的效益指標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一個零,即從20世紀70年代日創利潤1萬元,到90年代日創利潤100萬元,到2010年前,要達到每天創利1000萬元。我們萬向的發展就是從一天1萬元,到一天10萬元,再到一天100萬元這樣發展起來的。沒有這樣一個從小事做起,逐步發展的過程,萬向是達不到今天這樣的發展的水平的。”
“第二個原因是實事求是。發展經濟是硬道理,但比發展更硬的是符合客觀經濟規律。 始終把握‘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這一原則,不做超越自己承受能力的事。一個企業的成功是很難找到規律的,許多時候它都與機遇有關。但失敗是有規律的,那就是超越了自己的能力。一個企業要能經受得起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衝擊,必須把基礎打牢,這樣,大廈才不會傾斜。如1995年,我們在國內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決定上盤角齒輪專案,一部分錢已經投下去了,後來到國外一調查,發現實力相差甚遠,我們就及時把專案撤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永不滿足,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歷史一天一天向前,如果一個企業滿足於已有的成績,那就意味著倒退的開始。成績靠保是保不住的,只有不斷拼搏,才能鞏固。如我們第一家鄉鎮企業股票上市,第一家鄉鎮企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第一家鄉鎮企業進入國務院試點企業集團,第一家中國汽車零部件產品進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配套生產線。我們時刻告誡自己,永遠要有創新的意識,要有爭當先進的意識,永遠要做到比別人快半拍。”
正如所日本直銷大王島燻說:“我向來認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滿足,成功永遠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7。犯錯後及時回頭
浙商商道:
今天出的問題根源在昨天,明天出的問題根源在今天。
浙商自白:
一個沒有犯過錯誤的人,不能算是個成熟的人;一個沒有犯過錯誤的企業家,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企業家。
——汪力成
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