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章 登頂西靈

,還是我們負責入口和推廣,你們負責運營和管理烽火三國的技術工作,按扣除支付通路費之後的收入,五五分成;至於戰神三國,則反過來,具體工作我們負責,你負責入口和推廣,分成六四,我六你四。”何賢提出一個貌似不平等的要求,不過龐東生滿口就答應了。

“可以,沒問題,我說了,咱們合作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分歧也就是好處多點還是少點,我大人有大量,就不和你計較了。”龐東生又不傻,當然知道純粹的平等是沒有的,何賢這個比例已經是很大方了,絕對說不上苛刻,龐東生自己也琢磨過運營別的小公司的產品,給四成讓對方有一點點利潤就不錯了,何賢給了自己五成,已經夠可以了。

不管龐東生嘴上佔便宜,算是基本達成了合作意向,“好的,那就這麼說,回去後讓公司的人接洽吧。”

談成合作,龐東生非常高興,腳下也輕快了些,兩人很快就登上了一座頂峰,一登頂何賢便喜歡看著遠方,登高望遠,喜歡的就是這種狀態。

人類天生的就有一種征服高峰的衝動,不說現代的登山運動員攀登各種雪山,就說普通的登高,古今中外莫不景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念家鄉和親人去登高,古代詩歌中,登高通常都和懷念親人朋友和家鄉有關,登高與茱萸經常是成對的出現。

另外踏青賞景去登高,心裡鬱悶去登高,壯懷激烈去登高,閒著沒事吃飽了撐的也去登高,今天他們四個人就屬於吃飽了撐的來登高。

眺望遠處山峰,層巒疊嶂,群峰環侍,雲霧繚繞,宛若仙境,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此峰雖不險,但是意境也勉強夠。

在山上陽光明媚和雲霧繚繞是不矛盾的,有時是近處是陽光遠處是雲霧,有時候是一邊是陽光一邊是雲霧,有時候是頂上是陽光,半腰是雲霧。

何賢站在山頂,思緒萬千,精神發散如脫離身體直上九霄,遨遊天際。感受著一寸一寸的山路,感受著一草一木,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頭腦空靈。

這時候再思考自己為什麼來爬山,又有不一樣的想法,也不純粹是吃飽了撐的只是為了健身而已,自己費力的來爬山,而且還是難度極高的一日三靈路線,是為什麼呢?很多人參加這種活動純粹就是想去,也說不出什麼理由,但是這會兒何賢想思考一下,沉浸於這種渾然忘我的狀態中,一個個念頭浮現。

自己爬山,登上了山頂,看那一抹風光,欣賞一路的景色,這是自己的目標嗎?也許吧,不過這個目標和健身一樣,屬於很基礎很低階的需求,不能說不對,但應該還有,何賢繼續想著。

自己爬山的時候,專心於與山較勁,猶如虔誠的信徒般一步又一步的走出令世人聞之而覺得不可思議的距離和高度,得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可以重新認識自己的潛力。這是自己的目標嗎,自己對自己還是不夠自信,需要藉助爬山來肯定自己,是嗎?很有可能,自已什麼水平心裡還是有數的。

在山上,覺得自己百折不撓,體驗著奮鬥的過程,世間再無能難住自己的東西。堅定自己在困難面前的信心,與前一個想法類似,前者注重結果,這一條注重過程,面對困難時,想想今天爬山的艱辛,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萬難,突出困境。這個其實不是自己的目標,而是自己的體會,或者感悟。

在山上,自己征服高山,征服荒野,感覺自己是個王者,享受著登頂俯瞰眾生的時刻,這是自己的目標嗎?還別說,心底蠢蠢欲動的,說明自己確實有這方面的想法。這不好,要壓制,自己不願脫離人群,也不能脫離人群,自己這會兒為什麼會冒出如此危險的一個想法?一定是爬山缺氧,大腦出現幻覺了,何賢心裡想著不妥。

趕緊想下一個目標,在山上,擯棄紛擾的雜事,覺得自己是個精靈,與自然完美融合,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是自己的目標嗎?這個目標其實非常強烈,但是得等到自己事業有成之後,才能退隱山林,種菜釣魚,快活逍遙。現在,只能偶爾體驗,偷得一日空閒時間,來山間放鬆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