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給先人掃墓祭祖,
掃墓時,想起陳金林說的他們那裡修祠堂的風氣,向父親問道:“嗲嗲,我們這邊時興修祠堂嗎?我聽豫章那邊的朋友說他們村裡掙了錢的老闆都喜歡回家修祠堂。”
何雲國想了想:“也有修的,但沒有豫章那邊風氣重,這邊一般都是一個縣或者全市的宗族一起修,或者族內的一支在祖地修建,族裡的老人牽頭,向族內的人籌錢,有錢的當然也願意多出點。”
何賢聽完,覺得這邊確實沒有陳金林說的那麼重視,又問道:“有村裡也修的嗎?”
何雲國不知道兒子為啥關心祠堂的事,“村裡修的也有,不過不普遍,你看咱們村,還有附近三個村,村裡都沒有祠堂,哦,不對,彭家準備修一個。反正這麼說吧,都是大集體修,不是說幾兄弟,說著幾叔伯就修的。”
何賢瞭然,就沒再問,反而是何雲國說道:“你要是想修祠堂呢,我可以幫你問問,這種事畢竟要花不少錢,問的人多了,支援的多了,自然就會有老先生挑頭要做,其實他們是最想修的,像你們這一輩年輕人,見都沒見過祠堂長什麼樣。”
何賢笑道:“那太好了,問問吧,如果需要出錢,我可以多出點。”
何雲國看了看何賢:“賢伢,你跟我老實說,你做的這個事犯法不,有時候我都睡不著覺,你哥進的貨還躲躲藏藏的,偷偷摸摸的。”
何賢連忙否認道:“哪能呢?你沒看都是賣這種手機的,我們在哪裡開啟門做生意,華強北十幾萬人靠賣這個手機吃飯,也沒見政府怎麼樣啊。”
嘴上說的輕鬆,何賢覺得有個地方失誤了,當時為了安全,讓何輝把貨存在家裡,父母看見了由不得不多想。
過了年搬出去吧,眼不見心不“煩”。
“你們在外面掙了多少錢,我也不管,你既然有能力把其它家的妹幾崽幾帶過去,說明做的還不錯,但是呢,都無所謂,關鍵是不要出事,出了事就什麼都完蛋,那些現在巴結你的人到時不看你笑話就不錯了。”
說起這個,老何憂心忡忡。
何賢不再跟父親繼續這個話題,掃墓回去後簡單吃過午飯後,何輝進到房間。
何賢問道:“哥,節前拿回來的手機怎麼樣,賣完了沒?”
何輝輕鬆的答道:“賣完了,大家都等著節前備一次貨,他們也知道,節後還不知道啥時候能再進貨呢,我給你算一下去年的賬呵。”
“去年兩個月,進貨六批,分別是一千、三千、三千、兩千、四千、五千,一共一萬八千臺,毛利六十三萬,單部手機三十五元,因為為了重點推銷咱們自己的手機,都給降價了十塊錢。”
何賢沒聽何英說過這事:“回頭我給補償一下吧,不能讓你們吃虧了。”
“別別別……”何輝連忙擺手,“你這說的是哪家話呀,你千萬別再提補不補的事了,何況現在掙錢,又不是不掙錢,那裡需要你補啊,真到了不掙錢的時候再說吧,”
“成本呢,”何賢問道。
何輝拿出一張表單,“自己看吧,何英做好的,讓我交給你看,知道你每個月底都喜歡攏賬。”
何賢苦笑:“不攏賬不行啊,我那裡有這麼好的記心,而且每個月結算一下,也有利於大家及時掌握公司情況。”
朝表格上看去,運輸及租車成本五萬。
兩個業務員工資底薪加提成之後能到五千,兩個就是一萬,倉庫保管和司機加起來六千,一共一萬六,十二月給算半個月,一共是兩萬四。
差旅及接待費三萬五。
總成本十一萬九千元。
利潤五十一萬一千。
何賢皺眉道,“你兩沒工資?”
何輝疑惑道:“我倆是股東,是老闆,要什麼工資。”
“哎,你不要工資,何英也不好意思要,你是我哥,要不要的自家人的事,何英就五個點的股份,不給她工資怎麼可以,你也看到了,她對公司起來多大的作用!”
何賢拿過筆,在表格上寫上何輝一萬,何英一萬。“你們倆各自拿一萬塊錢吧,各按兩個月的時間發放,年底雙薪,所以各自拿三萬。”
“調整完之後,利潤為四十五萬一千。”何賢邊寫邊算。
“哎呀,給這麼多工資幹什麼,意思意思就行了。”何輝看到一下子發了三萬工資,有點懵了。
何賢不搭理他這茬,“咱們這個還是沒上稅啊,不合適啊,肯定會被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