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兩個對標

個思路。現在網路服務中相當流行的跟貼機制,共享機制,還有咱們準備的社交遊戲都是透過使用者享用某種服務間接地促進使用者間的社交。所以,寓社交於娛樂,寓社交於資訊,寓社交於商務,都是很好的方法。”

何賢:“這三個思路都很有道理,現代人本來就比農業社會的人社交要多元和異質,再加上網路的助力,間接社交也就不難了,所以現代人透過網路社交應該能保持比農業社會多很多的社交活動。”

“嗯,是的,這就是咱們做社交網站的出發點,好,我現在開始說兩個網站的區別。”

“yspace的平臺架構鼓勵使用者自我生存和展示,然後透過互動結識新朋友。這樣的好處在於形成的朋友圈比facebook多元和異質。如果考慮到群組和論壇,音樂和影片服務,社交的間接性也比facebook強一些。”

“所以,現在它的人均pv是二十幾,比facebook的十幾多一倍,或者說使用者的粘性大一倍。”

“但是,由於缺少把線下朋友帶上來這一招,也就使得使用者的朋友網上缺少了核心朋友圈這一層。多元是多元了,但不是一元基礎上的多元;異質是異質了,但不是同質基礎上的異質;功利性,交換性的社交多了,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社交就少了。”

為了儘可能的讓使用者展示自己,yspace不遺餘力的在使用者個人主頁上花費時間,日誌、照片、音樂影片,雖然web的表現形式有限,但允許使用者個性化自己的主頁,大量的主頁模板讓此事只在彈指一揮間。使用者的ho頁也隨處可見系統推送的使用者和熱點話題,這是在告訴使用者:你也有可能出現在別人的ho頁裡,只要你懂得經營自己!而所謂經營,就是“多寫文章、多傳照片音樂、選擇漂亮模板,總之,讓你的主頁多姿多彩”。

“facebook的平臺架構鼓勵使用者把線下朋友帶上來,然後在這個老朋友圈裡互動。這樣的好處在於朋友圈的相互信任度高,共同話題多。”

“但和yspace比就顯得比較一元和同質。早期它只侷限在大學校園內,然後擴充套件到高中,以後肯定還會逐步對全網開放,由於在根子上走的是熟人社交的路子,新平臺上見老面孔,facebook就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擴大化和複雜化的溝通工具,全面社交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在這個平臺上,缺少結識新朋友的機制和空間,多元異質間接的社交能力比yspace差一些,所以看上去朋友數量很多,真正頻繁互動的很少。社交變成了熟交,生交很困難,魅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