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章

九月初三,大周軍隊撤回遼水以西,皇帝等不及回長安,便即刻在驛站派出兩路人馬,命其乘驛站的傳車發兵討伐謀反的陳啟民。

當月下旬,皇帝御駕抵返長安,立即又派了兩支府兵出去,追攻陳啟民。

大司馬陳吉率百官到城門外跪迎聖駕,為表忠心,決意大義滅親,請命親自帶人去斬殺逆子。

——皇帝應允了他的請求。

當日,朝臣分了兩撥,俱在大殿上長跪不起。

一撥是親眷子弟在軍中受了陳啟民的蠱惑,歸降於他,跟著他一起謀反的,眾官在這裡長跪請罪。

這其中就有崔家四房裡的二公子崔桐、鄭家四房裡的庶子鄭淵、戶部侍郎虞善基的兒子虞儼等,這些人個個脫官請罪,稱其親眷是深受陳啟民矇蔽,求皇上念在老臣們的一腔忠心,從輕發落。

而另一撥,是以阮家為首,實際並不是長跪,而是得知至親戰死於高麗,哭得起不來了。

——尤其是阮家老爺子,差點兒一口氣直接背過去。

皇帝頭疼無比,可到底心裡有愧,趕緊下旨將數得上的幾家一一封賞:阮家的老太爺本就已經是忠勤伯,如今便直接封為忠國公;裴家老爺的罪官之名得除,裴氏族中有為官的,幾乎也都官升一級;而葛家因與皇家沾親,遂比旁人更表現出了十足的忠心擁蹵之態,沉痛但懇切的表示,雖失了一子,但只要皇上有所需,葛家其餘的男兒定也當義以死難,不做二話。

皇帝十分感動,又因兵部侍郎斛律斯叛投了高句麗,而距長安不遠的弘化郡郡守元文宮是斛律斯的親戚,皇上很不放心,遂下旨將葛家老爺提為衛尉少卿,命其火速秘密趕往弘化,擒拿元文宮,並暗中接管弘化,統領了關西十三郡的兵馬。

雖則如此,但仍有人不夠亂似的,趁機秘密向皇帝參奏毅郡王徐璟在皇帝御駕親征期間,與各世家過往從密,恐有不軌之心。

皇上聞言盛怒,斥言:“當此時刻,毅郡王正帶領黑騎衛殲剿反賊、深入突厥腹地,九死一生,何堪爾等在此進獻讒言,汙人清名!廷杖伺候!”

遂進言的二人各被賞了一百二十大棍廷杖,一個當場斃命,一個被打殘了腿。

這一年的秋冬,大周各地轉亂不斷,燕州也幾遭小股賊匪攻打,雖都未成功,但城裡人心不穩,各家開始悄悄囤積錢糧,姑娘們都不敢再輕易出門了。

十月中旬,鄭明珠那派人給王氏送了信來,說了兩件事:一是說自己的病現下已大好了,叫王氏不必惦記著;二是說因葛家大公子葛從儀的夫人在去年冬難產故去了,葛家還是想從崔氏一族裡娶一女為繼室,如今已暗暗定了崔煜的小妹妹,只等明年夏天崔二老爺襲了爵位後,兩個姑娘同時出嫁。

王氏看完信後便明白鄭明珠的意思了,眼下葛家頗是受倚重,手裡又有兵權,崔家的見地應是錯不了,鄭明珠心裡還記掛著兩個弟弟的婚事,想叫王氏早些給他二人也定下來。

王氏原先就早有這個意思,只是前兩年鄭澤昭也不大,又是方入仕途,王氏對葛家還有所保留,眼下見世道愈發亂,到底手握兵權更牢靠些,左思右想,便將鄭佑誠先單叫了來,將這意思說了。

鄭佑誠聽完,沉吟了一會兒,說:“兒子倒覺得,這門親事陪給四郎更合適些。”

王氏撥弄著一串瑪瑙珠子問:“怎麼說?”

鄭佑誠樂了樂,“母親上次沒聽葛家大郎說他妹妹那性子麼,二郎卻是個愛文不愛武的,兩人怕是湊不到一處去,四郎的性子倒是合一些。”

王氏卻不以為然道:“依我看,就是得二郎這般的性情才成,一動一靜,方能和睦,若是換了四郎,還不得見天兒的從天亮打到天黑,那這後宅裡還要不要消停了。況且,四郎年紀尚輕,總還能再等兩年,二郎卻是不能再等了。”

鄭佑誠似乎還有些不大同意,但不好反駁王氏,只說:“他家的三郎才沒在高句麗了,雖說這不影響嫁娶之事,但葛家二老一時未必有這個心思啊。”

“你且看看”,王氏讓焦嫫嫫將鄭明珠的信取了遞與他,等他看了又說:“他家大郎都暗自選好了人,只等明年夏天崔家的事一過就下聘了。葛家三郎一命,換了關西十三郡的統領權,葛家也算值了。傷心總也有個度,我又不叫你立時便與葛家定下來,左右現下得閒,你就先去趟弘化。

一則,三郎慶之的事咱們也該有個表示;二則,你剛好瞧瞧那鳳哥兒,旁人說的總不作準,還是得自家過了眼才是。你也先不必露話,只若瞧著那孩子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