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只為安頓他們,這訊息一傳出,金記的匠人們更有幹勁了。”
老夫人一陣驚愕:“金家竟會這麼做。”
“可不就是,不知道這事兒是真是假,但卻讓人感動。”
大管家小心地審視著老夫人的神色,她不知道,除了吃驚,便沒有別的神色。
原是江南人,竟為了下人到北方置田莊,卻是讓人沒想到。
老夫人道:“金家改做善事啦?”轉而又道:“金家到底怎麼想的?”
金家還是金家,相同的金家家主也是個年輕人,二十多歲。
大管家陪了個笑臉,越發肯定這事老夫人不知道。
大管家又坐了一陣,說的都是織布房、染布房的事,到年底了,今年陳記的生意很好,又賺了一筆銀子。
而大小姐卻拿這錢在范陽另置家業,大管家覺得只怕那邊也置得不少。
老夫人現在不大管事,早前一年還檢視一下賬簿,如今幾乎已經不查了。
大管家夜裡又反覆思量了一番,與兩個兒子商議之後,還是決定留在江南。
趙文一臉質疑,“爹,為什麼你不同意。”
“陳家的權力、親友全都在江南,范陽那邊人生地不熟,大小姐不懂輕重,我們能分不出好歹?她人年輕,把事看得太簡單。大小姐的想法是好的,但想要成功的希望不大。
我們父子還是堅守在江南,就做份內事,只求他日,大小姐發發善心,念我們父子效忠,賞我們一個自由身,以我們父子現在的本事,走到哪兒都餓不了。”(未完待續。。)
第160章 舉薦
大管家在幾年後,卻懊悔了自己判斷,雖然他們父子一直備受陳家器重,但去了范陽的管事等人,一個個都過上了好日子,雖還是陳家的下人,當真各有一份家業,竟個個都過上小戶人家老爺、太太的日子。
趙文一臉不悅。
大管家已是拿定主意,再不容更改。
陳湘如得到大管家回話,沉默了許久。
大管家道:“不過,我可以給大小姐舉薦幾個人。”
陳湘如將織布房、染布房及東院裡能掛上名號的人都想了一遍,卻沒個妥當的。
織布房的吳管事,要是他離開,那偌大的織布房還真挑不出一個合適的人來。
染布房的劉管事,與劉奶孃是兄妹,陳湘如倒是放心的,可劉管事只會染布房的活,對織布房的工作不甚懂行。
大管家道:“司織房大師傅閔鉉。”
“閔鉉?”
大管家正色道,“他是前任大管家的兒子,對陳家忠心耿耿。”
陳湘如憶起了老夫人講過的事,曾祖母閔氏,“她是我曾祖母陪房的後人?”
大管家道:“正是。”
“還有呢。”
“織布房劉管事,此事可靠,是老夫人陪房的後人。”
陳湘如在思忖其間的輕重,這兩個都身處要職,不能輕易動離,就是老夫人那邊也得給一個說辭。
“織機房的王師傅,他不僅會制織機,他女人早前也是織布房最優秀的織娘,現下他兒媳、女兒都在織布房裡做織娘。”
“他祖上是誰的陪房?”
陳湘如生意上的事熟絡,可對東院這些匠人還不甚瞭解。
因王師傅姓王嗎,許她想到了老夫人吧。
大管家忍住笑。“他是陳家的下人,早前原是跟過老太爺的,後來老爺掌家後,他就到了織機房。“
陳湘如在心下權衡利弊,就算她準備用老金,也沒有這等糾結。
但這回又與上次不同。老金是個重情重義之人,雖說這幾人都是效忠陳家幾代的人,心裡還是有些拿不準。
“牽一髮而動全身。”
趙文見陳湘如出去,方進了議事廳,輕聲問道:“爹,你可是阻住大小姐了?”
大管家道:“現在當家作主的是大小姐,我們全家的性命可都捏在她手裡,我雖然不贊同,但也不能反對。”
這件事。他們不能說出去。
大管有今日觀察陳湘如,總覺得范陽那邊還有他們沒猜到的事。陳湘如接掌家業兩年了,不可能不知道無論在哪兒要立足生存,就得打通官府那道關節。
趙文問:“那爹推薦哪幾個人?”
大管家一一說了。
“為什麼沒推薦二管家?”
大管家搖了搖頭,“用陳氏族人……大小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