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江南學子喜歡雅緻,這間小院子的佈置,就極為符合江南風情,價格也昂貴,四十兩一個月,足以讓普通百姓一家人生活兩年,徐寅一次租了五個月,估計自己連考試帶坐牢,一直到自己去燕京補考,五個月時間,應該足夠了。

徐寅默默回想前世,自己雖然卻考這一次的會試,但這一次會試考中的進士,自己還是大致瞭解的。

雖然自己跟他們前世不算同年,但在翰林院做編修的時候,還是接觸了不少江南這一屆的進士。

這一屆江南的進士,錄取率相比往年,少了一大半還多,往年江南一次會試,能考進三百多名進士,而這一次因大規模舞弊影響,去燕京補考的學子,本就少了很多,再加上生病倒在考場的,最後整個江南,只有七十多名進士考中,考中的進士,無不病上一場。

這七十多人考中進士後,近乎一半的進士都極為膜拜太子,感激太子給了他們洗涮冤屈的機會。

這一次自己要做的就是爭太子的人才,把那一屆的進士履歷,儘量細細想想,看看誰最有可能折服於自己,成為自己的勢力團體。

暫且人數不能多,取精英而已,造出強悍聲勢,凝聚精英力量,不為舞弊之案焦慮,不為太子虛情感動,這是自己的目標。

這麼一定下了,徐寅腦海裡面閃過一些人,努力爭取,並折服他們,形成自己的精英小團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寅的勢力小團體,逐漸形成。

七君子組合,在徐寅的謀算下,正式形成。

考前二十天,這七個人,在徐寅家的小院子,互相結盟,互相幫扶,不捨不棄。

除了徐寅之外,另外六人,分別是:鎮江的陶謙。金陵的殷中,上元的孟帆,如東的朱敏,紹興的李達。

“各位兄長,離會試不過二十天,這麼多年苦讀,心中的經義早已爛熟,兄弟有個提議,剩下的二十天,我們要做的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就是養好身體。

每一次,因為堅持不了三天考試的舉人,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若是我們因為這樣錯過了,心裡一定悔恨不已。到時候哪怕你胸中再有多少溝壑也難以施展。

每天拿出一兩個時辰,養好身體,不僅僅不會發生那樣的遺憾,也能讓我等有充足的體力,保持清醒的思維,考出最近狀態的成績,不知六位哥哥意下如何?”

這六個人年紀雖然都比徐寅大,但文人之間比的是功名,儘管大家都是舉人,但獨獨徐寅是解元,這是他們折服徐寅的重要原因。

而徐寅每每跟他們探討往年的試題,往往能出人意表,讓人不得不折服,跟著徐寅切磋,竟然勝過大儒,這是他們心裡各自的錯覺。

六個人的啟蒙,可以說都是進士啟蒙的,但卻比不上一個靠著秀才父親留下的書籍考出解元功名的年輕小子,讓他們不得不酸澀之後,折服於這個天才小弟。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我今天開始就練身體,保證不會昏倒在考場。”孟帆率先答應,孟帆是上元一家藥商家的孩子,不肯跟父輩從醫,而嚮往功名。對於身體體質的理解,孟帆有切身體會。

“既然孟帆兄都如此說來,我也跟著贊成,身體好,考試才好啊!”金陵的殷中緊跟著贊成。

殷中家祖本是進士出身的封疆大吏,輝煌的時候,任福建總督,可惜被御史彈劾他私自養兵,意圖謀反。

雖然查出他們家的私自養的兵,其實是當地被少數海盜殺戮過後的倖存者,他們發誓要殺了海盜為家人報仇,可惜大周目前還沒有水兵。

而殷中的祖父,也曾上書,要求沿海建立水兵,對付海盜,而當時的海盜,大概一年搶劫三兩次,每次都不會從同一個地方搶掠。

大周的海岸,不知道多長,面對這樣根本不會從一個地方出現的海盜,若是要建立水兵,這要建立多少水兵?根本不夠沿海地區塞牙縫的。

更壞的是殷中的祖父,極為崇拜軒轅家的某位大儒,結果,這個倒黴的封疆大吏,被皇上打上軒轅家的標籤,對他提出的建立水兵提議,當做是軒轅家在對武王軍權的挑釁,不僅否決了他的提議,還找響亮的理由,抄了他們家,就是要給軒轅一個耳光,別指望弄了政權,再染指軍權。

那時大周的外敵,重點是北方的韃子,他們四處搶掠殺戮,對北方的禦敵,大家都極為明白清楚,但對海盜,不管是大臣,還是內地百姓,都覺得海盜一年也不了兩次,而且不會再同一個地方出現,就是建立了水兵,這麼長的海岸,把水兵擱哪兒防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