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實在是很少,這裡田地的收成也較少,乾旱的時候很多,收成自然比江南的旱地還要少。
很多百姓在吃不飽的情況下,還進山打獵,填補家用。連女人都進山打獵,關鍵是身強力壯的丁壯大多入伍了。
這裡的田地賦稅,跟江南不能相提並論,江南的軍戶很少,農戶很多,田地賦稅十抽三。
軍戶的田地賦稅,十抽一,烈屬可以免田地賦稅,傷殘軍戶家中田地,二十抽一,儘管昌平賦稅極低,但生活質量,還是不能跟江南普通百姓相比。
不僅僅是土地收成少,家中丁壯少,也是根本原因。這也是昌平女眷不得不進山打獵的因故,家中缺成年男子。
當地賈商實在不值一提,不僅僅是少的可憐,而且少得可憐裡面的賈商裡,沒有家世萬兩以上的,士紳更是寥寥無幾,不過是祖上留下的田地多點的地主而已。
這裡沒有杭州,揚州的繁華,也沒有燕京的華貴,雖然昌平跟燕京靠的很近,但這兩地卻是截然不同的生活。
看了自己的封地大概之後,謝文婧對此地只有一個印象,就是貧瘠,中正。要想在這裡發展商業,實在很難。
若是自己貿貿然去跟縣令說自己打算在這建一個商業街區,估計他會站出來第一個反對,再者即使投入自己的全部家產,也不一定能將這個貧瘠的地方,改造成繁華商業街區,這件事還真不能操之過急。
131 圈地
最好的辦法,還是想辦法,從改良百姓收入來源想想辦法,不以那點旱地種的小麥水稻為主要收入來源。
幸好自己被封為昌平縣主之後,自己如今有權去昌平,劃分方圓三十里地為自己的私產。這是自己身為縣主的權利,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圈地,可以享受封地的賦稅,但無權過問政事。
昌平縣令,董懷義已經將昌平整個地區圖交到自己手裡,給自己圈地建府邸。好好看看,自己要劃入那些地方成為自己的私產為好,可以帶動整個昌平繁華。
以昌平正中心為起點,劃一條長長的方形,寬不需要多少,一里半里足夠,關鍵是長度,要從昌平中心一直到延續到燕京郊外接近城牆外圍,中間正好納入了一座不大的山頭。
當昌平縣令董懷義接到謝文婧圈下的私人領地圖後,實在感到不可思議,簡直是莫名其妙,哪有這樣圈地的?近乎攔腰斬斷小半個昌平,這麼一來,要影響多少人家?
而且這對她自己也沒有好處啊!這片私人領地,細長的如同河流,她就是建府邸,建農莊都不方便,簡直是荒謬之極!整個一個損人不利己。
縣令董懷義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想想還是親自過來求見縣主一次,好好跟她敘述敘述圈地的注意事項。
大周有封地的不外乎是有封號的王爺,公主。按每個等級不同,可以根據等級在封地圈出屬於自己的私產,可以用於建設府邸,農莊,或者是其他什麼都可以。
但是,圈地的時候,也是要儘量避開集鎮,密集村子,重要的遺址,寺廟等等,連超過萬兩的礦山,林區,也要儘量避開,免得被御史參奏嚴重擾民。
雖然沒有明著這樣規定,但歷年來的做法一直是這樣的,即使少數不管不顧的,沒多少年,還是會被撤了封地,打回原形,這不是自己找的的麼?
“見過縣主,下官接到縣主的圈地,以為不妥,縣主這麼圈地自古以來,委實是千古第一人。
縣主所圈之地,猶如一把鐮刀,將昌平攔腰斬斷,涉及千萬百姓,下官作為昌平父母官,不得不為治下百姓,求縣主高抬貴手,還昌平一個安寧。
下官可以為縣主仔細選出合適地方,足夠縣主建設府邸農莊甚至是作坊,不僅僅利於縣主,利於昌平百姓,也不會為縣主帶來口誅筆伐,下官請縣主三思。”
五十多歲的董懷義,一副耿直模樣,不偏不倚,說的話,鏗鏘有力,沒有絲毫的畏懼這個縣主。或是說是未來的武王妃。
謝承玉是陪著女兒一起見的昌平縣令,這才知道女兒跟自己說她圈地的事,居然引來縣令反駁。
站過去,接下昌平縣令遞出的地圖,看到了女兒的圈地,這才發覺女兒說的圈地是這樣的不合適。
從常理來說,女兒如此圈地,猶如攔腰切斷小半個昌平,確實是不利於民,也不利於女兒自己,可女兒做事一向有遠見,用常理看女兒做事,不合適。
“大人請起,本縣主如此圈地,可有牴觸律法?所有被圈的地方,涉及百姓家產的,本縣主答應,給他們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