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幕僚張仁,前去殺滅之前抓來的人質,不給活口,再安排頂罪的人,身份還不能太小,不然不足以令大理寺信服。
而那邊大理寺也接到了如此重大案情,羈押這些老弱婦孺的同時,大理寺卿急忙親自求見皇上,這件事事關武王,不得不慎重,一個不好,自己就要觸犯眾朝臣,還會觸怒皇上,開庭之前審查之前,必須先請示皇上。
“微臣請示皇上,該如何處置?”大理卿心裡明白,武王妃這是用軍法對戰民法,若是自己按軍法處置,那些人,幾百口都可以是死罪啊!這麼多人命,難道就這樣被殺?
武王府真夠狠的,用軍法一舉將這麼多遇害家屬全部按上細作之名,著實狠絕啊!
大理寺卿是皇上安排的中立派,縱然如此,大理卿內心還是認定,武王為了死去的一個王妃,殘忍將王府那麼多無辜生命殺害,大理寺卿不能治他的罪,已經是對不住那些枉死的人,現在再讓自己親自舉刀,對向那些無辜被害人的家屬,如何忍心?若是自己真的按照武王妃給的軍法將他們頂罪,自己將一生揹負罪惡的聲名。
152 扭轉
“混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連一個女人都知道,依法辦事,你竟然還問朕?”皇上頓時暴怒,其實內心裡,無比爽快,武王那一次殺戮了那麼多姬妾婢女,被滿朝堂的儒臣,認定是暴虐,沒有想到謝文婧今天就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讓那些人死有餘辜,武王自然更不會是殘忍暴虐,誰叫那些人觸犯軍法?都該死!
再想想謝文婧,比起一般男人,都狠絕果斷,只用大周律法,就將這些心存不軌的人,治的死死,看誰還敢趁著武王不在的時候,小看武王府?抹黑武王府?作死的,居然敢如此圍堵武王府,不抄你九族,朕的威嚴何存?
“皇上息怒,這個案子,還是要大理卿前去秉公辦理,此案案情嚴重,涉及人口眾多,不得不從嚴從正處理,微臣不才,想跟皇上討幾天清閒,全程觀看大理卿審案,懇請皇上恩准。”
成琨如今三年見習政事即將結束,這個時候他翰林院的事情也結束,跑去追武王的妻子,好歹被薛將軍派人捉回,送去金陵,成琨這才能安心政務。
今天得知謝文婧的大敗北狀元,又扭轉武王暴虐的事件,頓時心裡極為高興,大理卿怕將那些被害人用軍法處置,會被六科言官抨擊,怕揹負酷吏之名,哼,連一個女人的見識都沒有,謝文婧都敢明目張膽,大張旗鼓的抓捕他們,他一個大理卿還怕什麼?不是有軍法的麼?
“准奏!就帶著眼睛跟耳朵,不要干擾了大理卿的審案!另外將翰林院的其他即將結束見習政事的庶吉士,一起帶上,全程見證此案,確保公正!”
皇上現在篤定了,自己當時被武王的暴舉也震住了,根本沒有想到還有這樣一條軍法可以保護武王,果真是自己親自挑選的武王妃,太不同凡響了。
此案只要用軍法,武王再不必揹負暴虐之名,那些人全是細作,都該死,就這樣堂堂正正的審理,謝文婧之前做的問話,做的筆錄,請的百姓做的公正,太給力了,誰還敢張開就抨擊武王暴虐?作死的!
“世子,今天的事,你看懂了多少?”謝文婧依舊拉著世子,站在武王府的大門口,清冷的看著外面的大街,這一次自己的手段,必定為對方重視,後面自己要面對的一定是更加艱難的局面。
“我,我想知道,父王怎麼沒有這麼做的?”世子有些疑惑,她能如此用軍法治那些人的罪,可父王為何沒這麼做?
“你父王喜歡面對面的殺戮,面對敵人,提刀就殺,似乎這樣快意。他不屑這樣的方式。
可這裡是燕京,是皇都,這裡的人敵視武王府,要害武王府,他們不會站出來,告訴我們,他們是敵人。
他們只會隱藏在暗處,放冷箭,出暗招,害了你,你都不知道是誰害的,這跟戰場上的敵人是不一樣的。
我們兩個面對的敵人,就是不同於戰場的敵人,我們不能用你父王的那樣英勇來殺敵,我們只能靠這裡,用大周律法來殺敵。”
謝文婧指指世子的小腦袋,語重心長的教導,這孩子天資聰穎,可惜脾氣跟他爹一樣,衝動暴躁,若是改過來,必定妖孽一個。
“王妃英明,燕京誰家府上都有沒有賣身契的奴僕,這在誰的眼裡,都覺得理所當然,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事,卻隱藏著觸動律法的殺機。若非王妃,我等依舊不會找到這樣的殺機,為武王正名,佩服!”
武王府的管家,吳應欽真正折服了,若是皇上當初想到用這招為武